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喜愛膾炙人口的希臘三部曲讀者們,應該不會想要錯過當年杜瑞爾中文版最佳代言人唐嘉慧的創作。
這本書可說是一部遊記,記載1998年至2014年間她人生最忙碌歲月的旅程,它標示了地理上跨越陸洲與海洋的路線:從台灣到北美洲,再折返亞洲,旅居中國、印尼、新加坡;也描述一連串心理上的陌生境域:心靈的修煉與病態、生育子女、為人父母。
在司馬家一家人不斷遷徙的途中,她得以近距離觀察稔知異國的城市、土地、水域、人民與動物;更隨人生經驗的累積,面對潛伏於自我精神與性格中各種不同的可能性。童年對於自我的存在與對周遭世界充滿驚嘆與熱愛之感,未曾稍減,只愈發強烈:地球原來如此美妙!人多麼複雜!動物這般可愛!生命何其珍貴!
浩瀚無邊的地球家園,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也只能以管窺天,但透過閱讀,我們得以分享彼此。漂流途中,是過客,也是滿載生命重量的歷程。
編者序 4
漂流之始 台北 1998 5
漂流之一 美國 1998-2007 17
溫哥華—洛杉磯 18
休士頓 24
凱蒂追鵪鶉 28
大彎國家公園 36
聖海倫火山 45
藍色寶寶憂鬱鄉 54
鵜鶘角 67
四角落 76
湖的地方 87
新英格蘭 99
電報灣 108
佛羅里達 117
猶加敦半島上的馬雅里維埃拉 127
雪伍德森林裡的樹枝學校 138
布拉索斯彎州公園 149
Chapter 2 中國 2007-2009 157
北京 158
優山美地 171
四川、西藏 185
不丹 197
中國 209
Chapter 3 印尼 2010-2012 225
雅加達 226
奇蘭達與拉古南 241
萬島之國 251
科莫多國家公園 266
龐達因達 279
丹廷普戎國家公園 290
Chapter 4 新加坡 2012-2014 307
烏節路 308
碧山 316
金馬崙高原 324
尾聲 334
跋 348
跋
唐嘉慧,本書作者
我生長在解嚴之前的台灣,從小嚴肅多思,習慣坐而思,很少起而行。那時社會風氣保守,學校也不鼓勵學生從事和升學聯考無關的活動。6年女子中學、4年國立大學讀完,再工作兩年存錢,24歲才第一次坐飛機,赴美留學。
我表面上看起來挺好,不負國家父母的期望,卻無日不暗自怨嗟活得狹窄無趣,生命一片空白。燦爛青春、花樣年華,與我無關;我只懂得青澀、尷尬。那是內爆期;閉塞於內的諸多渴念嚮往,儘管強烈,卻無法成形外現,只憋得一團混沌,面目模糊,生活依舊阻滯不前,乏善可陳…。
然後,我嫁了一位滾石不生苔、「褲子裡有螞蟻」的英國丈夫,再生下兩個健康好動的小孩。這下子我可不再抱怨生活無聊,缺少變化了!命運之輪一旦啟動,便挾帶我們往前滾,清風拂面也好,踉蹌仆跌也罷,總之非走不可,有時方向和速度都由不得你決定。我相信每一位中年人,無論婚嫁與否、有無小孩,定有同感─工程愈包愈大,歇不下來!
這本書可說是一部遊記,記載1998年至2014年間我人生最忙碌歲月的旅程,它標示了地理上跨越陸洲與海洋的路線:從台灣到北美洲,再折返亞洲,旅居中國、印尼、新加坡;也描述一連串心理上的陌生境域:心靈的修煉與病態、生育子女、為人父母。
在我們一家人不斷遷徙途中,我得以觀察稔知異國的城市、土地、水域、人民與動物;隨人生經驗累積,面對潛伏於自我精神與性格中各種不同的可能性。童年對於自我的存在與對周遭世界充滿驚嘆與熱愛之感,未曾稍減,只愈發強烈:地球原來如此美妙!人多麼複雜!動物這般可愛!生命何其珍貴!
女兒在北京唸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次老師請家長去聽孩子們介紹太陽系。投影幕上,環繞巨大火球般的太陽,八大行星、彗星、星際塵雲、矮行星…,依序莊嚴寂靜地朝我們逼近,再列隊遊行般逐漸遠去。
老師問學生,他們最喜歡、最想去的是哪一個天體?孩子們爭先恐後舉手發言,我驚訝地發現,居然沒有一個人說出我心中的話:「我最愛的是地球。別的星球不宜人居,我不想去!」和孩子們在一起,總讓我意識到自己落伍得厲害,時代的潮流必須不斷往前推移。
1976年美蘇白熱化的太空競賽戛然終止,兩國突然同時結束登陸月球,蘇聯轉向發展太空站,白宮則明令美國太空總署從此傾力探測火星,遠程目標皆為外星殖民。我和孩子聊起這個話題,兒子毫不遲疑地表示,如果可以,他也想去火星。
我愛地球;地球是個奇蹟。地球環境不酷寒,也不炙熱,含氧量不多也不少,有湛藍的海、綠色的樹,和多不盡數、形形色色、氣味、觸感迥異的花草動物。這麼美好的家,除非它惡質化到即將毀滅,否則誰會真的想移民去火星、或是去太陽系裡任何別的星球?
也許在上個世紀末,當科學界及輿論仍在為人類是否一手促成這一波全球暖化,甚至全球是否真的在暖化而争論不休之際,一般人會認為「外星殖民」這個話題事不關己。可是現在,歷經過去一、二十年來地球環境遽變種種現象及數據不可否認的印證,再談「外星殖民」,至少對我而言,當下觸及痛處,戳中要害。
經常旅行,我意識到,世界非常大,個人精力、時間、或財力有限,沒去過的地點永遠比去過的多。地球上仍有許許多多未被污染糟蹋的美好地方,文明勝跡持續展現人類無窮盡的智慧與創造力,令我們驚奇讚嘆,靈感湧現;落實保育的荒野與海洋依舊守衛著大自然的純淨與豐饒,洗滌我們的身心靈,賜予寧謐。
但我無法假裝沒看見,地球生病了。如今居家或旅遊安全無虞的國家愈來愈少,所有我去過的自然保護區都顯露或多或少的病兆,最怵目驚心的,便是如中國、印度、印尼、尼泊爾等亞洲國家嚴重的河流污染及印尼海域堆積綿延的千年不化垃圾。
生病的地球,亟需我們溫柔對待。
除搬離德州休士頓七年之後才回訪,每次遷居,我必定在一年內安排帶孩子重訪舊地,讓他們見以前的朋友,回以前的學校,最好能和老同學再一起坐在教室裡上上課。這麼做是希望為他們年輕生命的另一階段,正式畫上休止符;我知道他們必將發現時空相隔後,自己變了,別人也會改變,從而領悟,緊抓著過去無益。
幾番故地重遊,我們總愕然發現,熟悉的街景地貌都變樣了,今不如昔。現下世界人口爆增,且因戰亂及經濟因素,亞、非、歐、南美洲都正在發生史無前例的大規模遷移,加上全球氣候變化,天災頻仍,大都市相貌如白雲蒼狗,瞬息萬變。
2017年是大西洋形成颶風最多、造成災禍最嚴重的一年。休士頓在哈維颶風來襲後,阿迪克斯蓄水地氾濫,洪水倒灌,把以前我們住的艾德里奇眾湖住宅區及附近無數民宅都給淹了;瑪莉亞颶風登陸我們遊歷過的波多黎各,幾乎令整個島癱瘓,停水停電,時隔一年,仍未修復。
雅加達因無清潔衛生的自來水可用,包括城中心高樓大廈一概鑿井大量汲取地下水,過去十年城北區已下沈2.5公尺,並且仍在以每年25公分的速度往下陷,成為世界上下沈速度最劇烈的都會;至於北京,中國政府雷厲風行,已將所有流民逐出首都,六環內所有老村悉盡拆除,高樓林立,朋友告訴我,再回北京,我可能找不到優山美地別墅區了!
世事無常,我們更應珍惜當下。
謹以此書,紀念我們一家人流浪的歲月,感謝豐富我們生命的那許多異地、人與動物。
2018年夏末於英國中部
1962年生於中壢,在鄉下眷村裡長大,12歲遷居台北。政治大學西語系畢業後,赴紐約市立大學修習劇本寫作,輟學返台,進旅館業工作。曾移居加拿大溫哥華市一年,後放棄移民,返台。
1995年開始從事翻譯至今,譯著豐富,包括最為膾炙人口的杜瑞爾希臘三部曲(『我的家人與其他動物』、『鳥、野獸與親戚』及『眾神的花園』)、杜瑞爾蒐奇四部曲(『野獸雜牌軍』、『巴福特小獵犬號』、『絮語的大地』及『雙雙入叢林』),此外還有『雀喙之謎』、『稀世之珍』、『大地寂雷』等重量級的自然譯作。
目前隨家人定居英國中部律倫郡。這是她出版的第一本書。
2019/03/25
BBT600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彩色
9789864796533
352
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