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大多數國人對國防事務始終陌生、疏離,甚至漠不關心。國防雖然不像民生問題那樣直接影響我們的溫飽,卻確確實實的關係到我們的生存與安全,尤其對下一代的生存發展,因此,「誰來為國防買單」,是大家都應該關切的問題。
本書作者顧崇廉曾任海軍總司令、國防部副部長及駐荷蘭代表等職務,現任立法委員,秉其軍人的良知,以專業之眼光,由國際局勢、全球戰略、兩岸關係、國家財政及政策制度等觀點,直指二○○四年後我國國防將面臨之問題及挑戰,並明確指出我們可以做、應該做、有能力做的最佳選擇。內容坦誠率真,直言無隱,並附加多幅深具價值的第一手圖表,如過去十年軍購清單、歷屆漢光演習回顧分析,以及拉法葉案大事紀等難得一見的資料,佐以珍貴豐富的照片,值得關心國防事務的國人一讀。
序 贏得戰爭,贏得和平
自序 國防另類思考
第一部 宏觀的國防
第一章 國防基礎理論
國防,誰來買單
國防藍圖透視--附表:我國近十年(1993年至2002年)主要武器裝備外購資料
漢光文化可以休矣
非理勿言
第二章 國防戰略探討
別再拚命花錢買棋子
大衛與巨人歌利亞
遊戲王的能力如何
棍棒與蘿蔔
這是秘密!你千萬別說
不要口水只要人才
第三章 縱橫國際情勢
藉口背後的真相
美伊版龜兔賽跑
飛彈莎喲娜拉
第二部 軍購與國防建設
第一章 軍購與國防自主的不對稱
誰綁架了台灣的獨立國格
一切都是巧合?
國防自主非關反美
強迫推銷外一章
別老當冤大頭
路迢迢錢多多
「愚蠢」與「解套」的潛艦政策
第二章 軍用科技與國防工業的建立
科技無疆界
人才為何出走
撥開迷霧向前行
為國防自主找新夥伴
匹夫之勇豈非勇耶
第三章 國防預算編列的迷思
錢要花在刀口上
軍購勿膨風
洋債建軍玩不得
台灣的馬其諾防線
第四章 與軍方弊案面對面
愈辦愈糊塗的拉法葉案
只有利益,沒有不法──附表:尋求外交突破與拉法葉案(海軍光華二號造艦計畫)有關之重點時間表
第三部 人才與制度
第一章 兵役制度再檢討
萬金難買自由身
歷史這面鏡子
第二章 國防人力資源管理
期待下一位雷佳佳
安全是唯一的原則嗎?
換衣服不等於換頭腦
一個蘿蔔一個坑
戲法各有巧妙
荒謬的「速成軍人」制度
准將制只是努力的開始
號稱世界級遺產的戰艦
官校的榮譽傳承與教育改革
絕對服從與獨立思考
關鍵的三軍統帥與國家領導人
第三章 可長可久的建軍政策
時間考驗正港人品
反傳統才能提昇戰力
建軍政策照過來
隱形的致勝武器
突破與保守的兩難
第四章 國防與政治的不平行
政治何以凌駕軍事專業
制度也會水土不服
邁向海洋國家非一蹴可幾
海洋國家與海島國家
贏得戰爭,贏得和平
宋楚瑜(親民黨黨主席)
崇廉兄是一個職業軍人,受的是專業的軍事教育,但是憑藉著孜孜不倦的上進心,加上曾服務於經國先生身邊,朝夕與聞國家大政的寶貴經驗,以及爾後全方位的職務歷練薰陶,終能將自己的修養與層次,從軍事專業提昇到國防專業,再由國防專業提升到全盤的國家戰略。崇廉兄看事情,眼光總是比別人來的深,來的遠,來的透徹清楚。
早在今年四月美伊戰爭開戰之初,當輿論關注的焦點,都集中美軍將在幾日、幾週或幾個月內擊敗敵軍的時候,崇廉兄便曾以收錄於本書中的一篇專文,精確的預測美軍要贏得軍事的勝利很容易,但是想贏得戰爭的勝利則遙遙無期,並明白指出戰端不可輕啟,開戰容易終戰難的至理,才是台灣應從美伊戰爭中學到的最重要一課。我們觀察美軍在海珊政權敗亡後,至今仍深陷伊拉克泥沼無法自拔的事實,不禁要敬佩其對國際戰略局勢的獨到眼光。
他曾對我說:「制定戰略的目的不單是贏得戰爭,而更是要贏得和平。」一語道破國家戰略的存在價值與最高目標,對當前若干挾民粹以圖一懲的政治人物而言,正如暮鼓晨鐘,發人深省。
我認為是崇廉兄對於專業的謙虛與執著所致,在立法院,崇廉兄素以專業專職的國防立委自居,除了國家安全、國防政策以及與國防息息相關的外交、退伍軍人輔導等議題外,他對於其他的政策議題,大凡是抱持「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態度。
但他就國防議題所提出的主張,無不是以超黨派的立場,以前瞻的眼光,宏觀的戰略視野,為中華民國臺灣兩千三百萬同胞,作最合情合理的考量;他對於國防法案或議題的看法,也總是立論嚴謹,言之成理,直接切入問題的核心,不流於枝節瑣碎,更不會基於個人好惡,作偏離事實或缺乏根據的陳述,也正是基於對國防專業的尊重,使他的論述能夠廣見於不同政黨色彩的媒體,這種「謹守專業」、「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態度,說明了朝野各界對他的一致肯定,絕非倖致。
立國於世必須重視國防,歷史的累積顯示,當國際均勢、正義公理、同盟關係與外交承諾都不足以依靠時,我們惟一賴以自衛自存的,只有自身的國防力量,所以當政者除了追求和平繁榮與經濟發展,更要重視、建立根基紮實的國防實力,才是國家安全與未來的真正保證。
國防另類思考
顧崇廉(現為立法委員)
投身外交戰場,工作始終忙碌,直到去年二月進入立法院,才能得以抽出一些時間,針對數十年投身其間的國防事務,於報章雜誌、媒體訪談或其他公開場合,提出一些具體的看法。文章內容涵蓋甚廣,但大體而言,是以下面四大主題為核心:
全民的國防:國防是整體國力的具體呈現。台灣地狹人稠,戰略縱深不足,無前線與後方之分,國防之重任更須有賴全民共同擔負。全民國防的理念說來簡單,但其中牽涉廣泛,舉凡強固心理之精神環境、賴以生存之社會環境,以及提供保障之經濟環境,三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使一旦戰爭來臨,各類型的國力能夠迅速匯集整合,作為國防的後盾,以求對內凝聚力量,對外嚇阻敵人冒進的企圖。
人本的國防:國防的基礎,在於優質的國防人力,是以國防不可迷信物質與數量,而應以人才的投資為先。國防人才的培育,則應以遼闊的視野、開放的心靈與全方位的獨立思考能力為最高目標。所謂「打仗打將」、「兵隨將轉」,沒有素質優良的指揮官,任何精良的裝備與設施,都無法確保國家的安全。
務實的國防:國防是維繫國家生存的最後防線,防線潰決之日,則為國家滅亡之時,是以國防首重務實,國防的最大忌諱則是虛偽造假與形式主義,前者將敗壞風氣,腐蝕戰力;後者則將造成國防思維與國防力量的僵化,是以國防政策的制定,應充份體認「兵無常勢」的道理,以彈性、開放的心靈,隨時作出合情合理的決策,絕不可閉門造車,自欺欺人。
效率的國防:台灣的國防,受限於自身條件,無法在規模數量上與對手抗衡,要能夠自衛自存,必須在國防資源運用管理的效率上精益求精。效率的國防,在國防戰略層次上,必須強化國防與其他民生產業間相互依存的聯結關係,進而與自身特性充份結合,集中有限資源,發展少數「關鍵優勢項目」,建立「小巧而致命」的國防武力;在國防投資管理上,則應引進完備的事前評估、事中監控與事後檢討機制,以成本控制與效益導向的觀念,使每一塊錢的投資,都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以是否購買紀德艦的政策議題為例,除了代價過高,艦上作戰系統老舊,以及美國挾政治力排除我建軍規劃強迫推銷以外,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紀德艦的加入,對於國防戰略部署的變革影響為何?三軍聯合作戰用兵的規劃,長期後勤財力負擔以及兩岸軍事對峙中能否發揮關鍵性嚇阻實力。
再以不久前漢光十九號演習中,海軍發射魚雷一再失手一事為例,當大家關注的焦點,都集中在魚雷為何打不中,以及誰應為此負責外,我們同時更應從政治層次思考,演習場景的設計是基於實際作戰與敵情研判的需要,還是基於聲光效果與表演考量,如果漢光演習的本質,只是一場規模龐大的火力展示秀?那麼我們憑藉這些外購兵器藉演習方式喚起民心士氣,有效防制敵人的進犯?本書中「漢光文化何時休!」一文另有論述。
這些屬於國防戰略及政策層次的國防問題,相信大家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我提出的看法。
2003/12/10
BGB19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cm x 20.5cm
黑白
986-417-213-1
308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