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回得來就回來了,
回不來就不要回來了,就是這樣。──飛官李繼賢
飛機就是爸爸,爸爸每回經過我們家上空的時候,
他都會刻意飛低,一聽到轟的聲音,我就知道那是爸爸來了。──高友良
這場戰爭也許會把我們分開一段很長的時間,也許我看不到妳了,
那時光,我會到夢中找妳,妳也會在夢中來找我吧!──飛官劉粹剛
我甚至有時想到,不做飛行員的妻子才好,
做了飛行員的妻子,總是過著孤淒的日子。
所以我時而快樂,時而悲痛,內心深處淨是在哀泣著。──高橋美惠子
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來哀悼你的死,
它是時代給你的要求,簡單的,你給了。
這冷酷簡單的壯烈是時代的詩,這沉默的光榮是你。──林徽因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中央航校信條
手握飛機操縱桿的感覺是既不能太鬆、又不能太緊,要恰到好處;
那感覺,就好像握著女舞伴的細手與纖腰跳華爾滋一樣。──飛行教官金英
我們是為了活而戰鬥,
最後存活不成才選擇與敵人同歸於盡。
神風特攻隊打從一開始就是要死,
要入英靈殿,他們別無選擇,只有死路一條。──飛官陳鴻詮
要做到十六個字:
無恐無懼、無憂無慮、無俯無愧、無怨無悔。──飛官都凱牧
七十年前,一群年輕有為的精英,投身飛行員,與敵機激烈拚搏。這些年輕飛行員,大多都難逃陣亡的命運,然而,生死從來不是他們的考量。
他們出生於辛亥革命後,是中華民國誕生之後的第一代人;他們加入空軍,在困苦動亂的年代,有幸接受現代化的高等教育,是中華民國培養起來的第一代共和國精英。他們志在冲天,隨時準備奉獻自己。時光過去,歷史檔案中冰冷的數字與紀錄不足以代表他們,他們是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故事的人。
七十年後,我們用文字與影像回顧這些飛行員及他們家人的故事,不僅僅是傳頌英雄氣慨、感懷命運多舛、擁抱兒女情長,或驚嘆冒險犯難,更希望從生死哲學的精神高度,來審視這群人的事蹟與內心世界。
「冲天」紀錄片,透過這些年輕人對生死的經歷、感受與咀嚼,及後人的回憶,描繪那段壯烈與悲情的歷史現場。本書則以紀錄片中角色的故事為經,穿插紀錄片拍攝團隊的工作與思維,全書古今交錯、生死交織,個人與國家,時代與歷史,以電影手法躍然紙上。
序 還原歷史真相,找回人間正義 楊渡
導讀 如此而已 張釗維
第一章 三個東北人
臺北與上海,1937
大稻埕,2014
註定遇上一個人,1927
流亡者的寧靜,2014
日本、俄國、中國,1930
杭州南路,2014
他屬於天空,1932
西子姑娘,1933
圖南飛石,2014
明故宮機場,1936
時間急迫,2014
生死有命,1935
首都的上空,1937
第二章 同盟
俄國軍援與空襲臺灣,1938
保衛武漢與空襲日本,1938
陳懷民沒有來臺灣,2014
重慶大轟炸,1940
重慶南路,2015
第三章 世上的永久
到美國去,1941
鶵鷹,2015
太平洋的泥沼,1943
反攻,1943
沙田與叢林,2015
世上的永久,2015
臺北與上海,1945
致謝 譚端
還原歷史真相,找回人間正義
楊渡
二次大戰結束七十週年,全世界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會,歐洲各國處於二戰中心,不僅重要戰場舉行追念儀式,許多地方小鎮也因有特殊事件而舉辦悼念活動,連遠在太平洋南端的澳洲,也不例外。英法德諸國還特地拍攝紀錄片,訪問倖存的老人,以撫今追昔的情感,反省戰爭對人類文明的傷害。中國大陸也舉行「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展覽會。臺灣則由國防部、行政院舉行相關活動。
中華文化總會有感於這一歷史時刻,無論對長期受殖民統治的臺灣,歷經八年抗戰苦難的大陸,更且對所有亞洲國家,都有特別的意義,因此自二○一四年初即開始籌劃拍攝紀錄片,以記載這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然而,抗戰歷史如浩瀚長河,軍民浴血的英勇事蹟不勝枚舉,在有限的經費下,唯有慎重選擇最重要、卻被遺漏的題材,以完成記錄一個大時代的使命。最後我們選擇以空軍為主題,以天空的浴血大戰為故事主軸,展開拍攝。過去有關飛虎隊、黑貓中隊等已有過紀錄片,但以中華民國空軍在抗戰中的歷史為主軸,確實是未曾有過的。
為了更鮮明的呈現抗戰時空軍英勇的故事,我們特地委託了長期從事紀錄片傳播與拍攝的CNEX為合作夥伴,由張釗維擔任導演,竭盡可能地尋找、訪問當年參與空戰的耆老,讓當事人出來說故事。同時以國父為空軍所題的字「冲天」為電影命名。
導讀 如此而已
張釗維
在「冲天」首映禮當中,我致詞時提到:「是的,這是一首情詩/愛情、友情、親情、患難之情/戰火無情、人生有情」而今,這首情詩化成《天空的情書》這樣的身分,跟讀者見面。
這本「情書」的作者譚端是個多情種。我從未見過同年的男子淚點這麼低,並且不怯於說出自己的感受;這樣的多情而無畏,我自嘆弗如。作為導演,我只能在鏡頭後面、剪輯臺前,暗自咀嚼眼前展開的喜怒哀樂,用彷彿不動如山的姿態照單全收。這算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嗎?在排山倒海而來的洶湧故事與情緒面前,遲鈍如我其實更是來不及立即回應的。然而事實上,能夠有情感上的即時回應,或許是更健康、氣血更通暢,並且是更有氣概的。
作為一個導演,我是很ㄍㄧㄥ的。不知有多少受訪者在我鏡頭底下動情、落淚,而我只是靜默地注視著他們,頂多幫他們遞上面紙。彼時,我心裡頭在想的,並不是「啊,這一刻終於來了」——或許,多少還是有一點這樣的心緒冒出來吧;然而,更多想的是:我在影片上要怎麼做,才能無愧於對方願意如此敞開心門、向我吐露最內在的感情?
每一顆眼淚,都是一顆珍珠;我得有一個足夠大而深的玉盤,來承接、包容並呵護這些輪番落下的大珠小珠。
就「冲天」這個影片而言,玉盤該從何而起?我想,最重要的,是我得明白自己是以什麼樣的歷史尺度、歷史坐標,來回望那個時代以及那群人的故事。
身兼記者、文史工作者、紀錄片工作者數個角色。著有《烽火、離亂、老士官》,描述早年國軍底層士兵的生命故事。翻譯過偵探小說、魔幻小說,目前在台北大稻埕開設台灣第一家推理小說專門店「偵探書屋」,致力推動台灣類型文學發展。
2015/09/16
BLC091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3208242
384
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