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今年是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70週年,天下文化將於9月出版《天空的情書:抗戰紀錄片「冲天」電影紀事》,追念在抗戰過程中,壯烈動人卻較少被傳誦的空軍故事。
我敢打賭,今天看過宮崎駿電影《風起》的人,可能遠遠超過了解中華民國空軍歷史的人。然而,又有誰知道,那個在電影《風起》中為了追尋日本飛翔之夢的青年堀越二郎所製造的零式戰機,正是在抗戰期間,國軍空軍最強大的敵人。
我相信,看過《風起》的人,一定對天空、飛翔、空軍充滿夢想。但很少有人知道,杭州的中央航空學校大門口,立著這樣的精神堡壘,上面寫著:「「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這是對死亡的蔑視,也是對戰爭的無懼;更是對敵人的一聲吶喊。每一個進來的學生,不只為了戰勝,而是以不惜一死的精神,飛向天空,在長空之中,決戰至死,甚至同歸於盡。
那是一個大時代,能夠進入空軍的學生,都是一時之選,許多都是書香門第,卻遭逢戰亂而家破流亡的孩子。他們為了國仇家恨,飛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