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今年是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70週年,天下文化將於9月出版《天空的情書:抗戰紀錄片「冲天」電影紀事》,追念在抗戰過程中,壯烈動人卻較少被傳誦的空軍故事。
我敢打賭,今天看過宮崎駿電影《風起》的人,可能遠遠超過了解中華民國空軍歷史的人。然而,又有誰知道,那個在電影《風起》中為了追尋日本飛翔之夢的青年堀越二郎所製造的零式戰機,正是在抗戰期間,國軍空軍最強大的敵人。
我相信,看過《風起》的人,一定對天空、飛翔、空軍充滿夢想。但很少有人知道,杭州的中央航空學校大門口,立著這樣的精神堡壘,上面寫著:「「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這是對死亡的蔑視,也是對戰爭的無懼;更是對敵人的一聲吶喊。每一個進來的學生,不只為了戰勝,而是以不惜一死的精神,飛向天空,在長空之中,決戰至死,甚至同歸於盡。
那是一個大時代,能夠進入空軍的學生,都是一時之選,許多都是書香門第,卻遭逢戰亂而家破流亡的孩子。他們為了國仇家恨,飛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