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不管你身在何處, 只要你願意花時間觀察, 都能夠發現故事。街道、建築物、星辰、樹木、火車、船、動物等,每一樣東西都有過去,也都暗藏著故事,尤其是你周圍的人,無論是上課時坐你隔壁的同學,或是鄰座同事。

	圖片來源:unsplash
不管你身在何處, 只要你願意花時間觀察, 都能夠發現故事。街道、建築物、星辰、樹木、火車、船、動物等,每一樣東西都有過去,也都暗藏著故事,尤其是你周圍的人,無論是上課時坐你隔壁的同學,或是鄰座同事。
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故事,想要發掘這些故事,了解你周遭的世界,得知社群的信念與價值觀,學習別人的經驗,其實很簡單,只要你願意花點時間注意一下,並且提問:「我想知道,為什麼……?」這些故事將成為你人生的養分,甚至可能為你延年益壽。根據社會科學家的研究,好奇心可為人帶來健康和快樂。
擁有好奇心的人,比較有學習的動力,也比較能夠保有自己學到的東西。擁有好奇心的人,甚至可能更有魅力,畢竟人也會被關注自己的人所吸引。
有好奇心的人, 比較具有同理心, 能夠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可惜,現在這種人似乎不多。有好奇心的人也可能比較健康,尤其是比較不會焦慮,因為他們不怕變化,會把新的情況當作學習的機會,而非認為原來是自己的學識不夠充足。
根據一些研究,有好奇心的人可能因為入世較深,因此比較長壽。只要常問:「我想知道,為什麼……?」,就能保持你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如果你問:「我想知道,我能不能……?」,就能打開與這個世界互動的機會。幾乎我踏上的每一段新旅程,我嘗試過的每一件新鮮事,都是從這個問題開始的:「我想知道,我可以……嗎?」而且,我得到的答案,總是不大一樣。
例如,「我想知道,雖然我已經一把年紀了,還可能學會打冰上曲棍球嗎?」(可以。但我的孩子和隊友都勸我放棄,因為打得不好。)「我想知道,我能學會雜耍丟球嗎?」(可以。其實,並不會很難。)「我想知道,五年前的我,是否算是學會衝浪了?」(我的孩子說,勉強算是吧。)「我想知道,我可能學會彈鋼琴嗎?」
從這一連串的心願清單看來,不是你想嘗試的新事物,都會如你希望的成功。但是,如果你不停止發問:「我想知道,我可以……嗎?」,一定能夠找到你喜歡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