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約翰.漢尼斯(John Hennessy),他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長,曾任史丹佛大學校長16年,甚至有「矽谷教父」這樣的傳奇封號。但坦白說,乍看他的背景資料,彷彿有些「不合時宜」。
來源:Getty 撰文者:吳中傑,《商業週刊》授權
Google母公司董座專訪
約翰.漢尼斯(John Hennessy),他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長,曾任史丹佛大學校長16年,甚至有「矽谷教父」這樣的傳奇封號。但坦白說,乍看他的背景資料,彷彿有些「不合時宜」。
主張領導者是僕人
不夠謙卑,經營難長久
比如他總談長線思考。當科技業風靡敏捷開發,談論如何打破規則時,他的新書《這一生,你想留下什麼?》卻不談創新的管理術,只講謙虛、勇氣、同理心等有點「老掉牙」的基本心法。
他為何會被曾任《時代》總編輯的作家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形容是「這個時代最有創造力的領導人」,甚至是FANG中唯一一位非創辦人,卻能成為董事長的領袖?
漢尼斯早期在史丹佛大學之外最為人知的身分,是位創業家。他兩次創業,四十歲時,公司以近新台幣百億賣出,他回顧那段過程:「你學會在不確定下做決定,事情不是只有黑與白,有時還有灰色地帶。」
創業的經歷,讓他很早理解經營的現實,並清楚一個領導人如果不明白自己要「服務」的對象到底是股東、消費者還是員工,最後可能全盤皆輸。而在周旋過程中,領導人如果不夠謙卑(Humility),也難以成事。
漢尼斯說:「大多數人從外表看,認為自信就是領導力的核心,我認為,真正的自信來自於了解自己的技能和個性,也就是源於謙卑。」
■ 1952 年:出生
■ 25歲:
.取得紐約石溪大學電腦科學博士
.成為史丹佛大學助理教授
■ 32歲:第1次創業:[為全球主流處理器架構之一]
將他發明的RISC處理器技術商業化,創立MIPS公司
■ 40歲:將MIPS以3.3億美元賣給矽谷圖形公司
■ 46歲:第2次創業:
跟台裔女教授孟懷縈一起創立Atheros公司
■ 48歲:擔任史丹佛校長[任內該校兩度獲選全美頂尖大學第1名]
■ 52歲:成為Google董事會成員
■ 59歲:高通用31億美元收購Atheros
■ 64歲:卸下史丹佛校長職務,共做了16年[任期是美國校長平均的2倍]
■ 66歲:
.當上Alphabet董事長
.獲電腦領域的諾貝爾獎「圖靈獎」
整理:吳中傑
當校長,把史丹佛推上第一
卻稱自己只是「募款工具」
48歲那年,漢尼斯獲邀擔任史丹佛校長,任內曾一年內為該校募款超過十億美元,創美國高等教育歷史紀錄,該校並曾兩度獲《富比世》評選為全美頂尖大學第一名。
他提倡跨領域的教學與研究,上任之初便打造一棟跨學系的大樓,打破工學院、醫學院等系所藩籬,讓不同領域的人才在同一個空間對話。他積極招收清寒學生,號稱「零元也能念史丹佛」。美國前國務卿萊斯稱,漢尼斯是讓史丹佛成為卓越大學的關鍵人物。
做出這麼大的變革,勢必會阻擋部分人的利益,他怎樣讓各方埋單?
漢尼斯以謙卑一以貫之。一直以來他稱自己只是「募款工具」,平時在校內,他要學生直呼他的名字約翰。他說,領導人應該把組織圖倒過來,讓自己不是居於金字塔頂端,而是當金字塔的支撐點。
「領導者就是僕人。如果你無法接受這樣的角色,你就不能好好領導一個機構。長遠來看,必敗無疑。」
曾與他一起創業的中研院院士孟懷縈在一次演講中形容漢尼斯「沒有什麼領袖氣質」,卻總能排解校內教授的紛爭,她記得每次校內教授吵成一團時,漢尼斯便會出來說幾句看似沒什麼的話,但有趣的是,爭吵就結束了,而且還讓教授們覺得是他們自己解決了問題。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1621期,2018年12月6日發行
全文請詳見《商業周刊》官網: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gazine/Article_mag_page.aspx?id=68448&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