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勇氣比勇敢難,真誠則比正直更難。只有真正的無我,才能拿出勇氣和真誠的態度,去面對所有的問題,以及建立有效率的工作團隊。
圖片來源:pixabay 文/張安平,台灣水泥董事長
Prof. John Hennessy用”Leading Matters”作為書名取得很好,因為我認為有三種翻譯的方法。
第一種是「領導是重要的」,第二種是「有關領導的事情」,第三種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無論是哪一種翻譯,這本書的確是本值得拿一杯Hennessy白蘭地在書房坐下來慢慢閱讀、品味的好書。
雖然書名中有「領導」兩個字,但是作者不認為領導是有公式的,不像看著食譜就可照做,更沒有所謂的葵花寶典。
其實這本書是在講述人生,是在談做人的道理。作者認為必須要能好好的做人,才能做一個領導人。
領導其實和做人的態度一樣,要謙卑、要真誠、要樂於服務、要有同理心。有意思的是,作者細分出勇氣和勇敢的差距,以及正直和真誠的區別。
他點出來勇氣比勇敢難,真誠則比正直更難。只有真正的無我,才能拿出勇氣和真誠的態度,去面對所有的問題,以及建立有效率的工作團隊。
Prof. Hennessy 也講到同理心,同理心要真正出自內心,不是同情,也更不是行善。是要用心透過別人的眼睛來看世界,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造成改變。
作者喜歡和古人對話,其中一位就是達文西,所談的是對知識的饑渴。求知不只是對知識的了解,要真正出自對知識的好奇。
學到知識可以讓自己把對大眾的事情做好,但以私利為出發點,就談不上是對知識的好奇。要有一個沒有目的性的好奇心,必須先把自己放掉,要服務他人,服務團體,要服務大我,而不是自我。
他也告訴讀者,成功和失敗其實是一樣的危險,這是他在創業時學到的第一堂課,特別是當需求超過產能時。初到史丹佛時,申請獎學金的人數之多和錄取率之低完全不成比例。
如何篩選出真正優秀的學生?又如何看出偉大領導人的潛在特質?這些問題都讓當校長的他,深陷困擾,他也不憚提醒大家。
書中也提到許多已經處在成功峰頂的人,包括Prof. Hennessy他自己,仍想在此生投入更積極的改變,讓全世界變得更好。他引述哈佛大學校長A. Lawrence Lowell的話,指出真正的成功不是去做我們準備做的事,甚至不是我們一直努力做的事,而是去做值得做的事。
最終人生的目標不是謀生,而是讓你的人生有價值,是去做值得做、有價值的事。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Leading Matters”。
【書籍資訊】
《這一生,你想留下什麼?》
出版日期: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