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最近神經科學家發現,原來「施」還是自私的,因為在幫助別人時,大腦會產生激乳素(oxytocin),它的分泌會帶動多巴胺(dopamine)及腦內啡(endorphin)的分泌,多巴胺是正向的神經傳導物質,腦內啡是大腦自己產生的嗎啡,這兩者的出現都會使我們感到快樂。
圖片來源:unsplash
一個學生問:「老師,為什麼『施比受有福?』演化生物學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不是說基因是自私的嗎?自己多吃一口就能多活一天,為什麼東西不留著自己吃?就算是人需要群居才能存活,對自己的族人好也就是了,為什麼要兼愛天下?」這是很好的問題。
最近神經科學家發現,原來「施」還是自私的,因為在幫助別人時,大腦會產生激乳素(oxytocin),它的分泌會帶動多巴胺(dopamine)及腦內啡(endorphin)的分泌,多巴胺是正向的神經傳導物質,腦內啡是大腦自己產生的嗎啡,這兩者的出現都會使我們感到快樂。母親在哺乳時,面孔都是安寧的、微笑的。
事實上,母親緊張時,乳汁分泌不出來。連男性在照顧嬰兒時,他的大腦也會分泌激乳素使他變得比較溫和。所以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會感到快樂與滿足,英文說「做好事心情好」(doing good, feel good)。我們能幫助別人表示我們的能力比人強、資源比人多,這使我們產生隱性的優越感。人喜歡被肯定,它更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產生「贏」的成就感。
它是隱性的刺激,我們其實不自知,很多人在伸出援手時,絕對沒有想到優越感,但「贏」有演化上的重要性,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輸者只能忍氣吞聲,被趕下寶座的老王常常連命都不保,遑論他的後代。
有一個研究發現,發號施令者的免疫力比聽人差遣的受氣包強,因為心情愉快會增強免疫力,所以助人到頭來還是對自己有利。道金斯是對的,演化的目的是盡量把自己的基因傳下去,但是自私不一定能多活一天。中國大陸有句順口溜,「有雞大家吃,大家才有雞吃」,你不分予他人,他人就會打翻你的碗,使你也沒得吃。墨子知道人不會檢討自己的短,只會嫉妒別人的長,當眼紅又得不到時,便會造反,只有兼愛,大家都有飯吃時,自己的飯才吃得安心。住在高牆中的富豪其實不快樂,因為他生活在恐懼中,隨時擔心不測。
俗語說「相由心生」,行善的力量竟然可以改變父母給我們的相貌,力量不可謂不大。現在世界動盪不安,「能打敗敵人是小智,能分清敵友是中智,能化敵為友是大智」,我們該怎麼應用大智去換取世界和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