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把錢交給基金公司之前,我建議你先把自己想像成基金經理人:如果是你,面對以下三種狀況,你會怎麼做呢?
圖片來源:pixabay
把錢交給基金公司之前,我建議你先把自己想像成基金經理人:如果是你,面對以下三種狀況,你會怎麼做呢?
狀況一:你現在手上握有10 億元資金,這些錢來自甲乙丙丁戊好多好多人。有人拿了他畢生的積蓄,例如50 萬元,你會知道這是他的全部財產嗎? 50 萬元對他是很大的數字,但對你手上掌管的10 億元來說,真是少得不能再少了,你會特別在意或是珍惜嗎?
狀況二:如果你的操作績效很好,有別的基金公司高薪挖角,你會因為對不起甲乙丙丁戊這些買你基金的人而留下來嗎?我相信你不會留下來,一定會跳槽。
狀況三:如果有一個主力作手或是上市上櫃公司的高層,給了你一筆很大的錢,希望你配合炒作某一支個股,讓他們可以在股價高檔賣給你操作的基金,以便順利脫手,大賺鈔票。你抵擋得住誘惑嗎?
以上三種狀況都是基本的人性,而且在市場上屢見不鮮。如果連你都會這麼做,你為什麼相信這些基金經理人不會?就算你買的基金,它的經理人非常珍惜投資人的託付,也不會跳槽,更不會受誘惑,但大家買基金的時候,是不是都有看到一段警告的話:「基金投資不表示絕無風險,經理公司以往的績效不保證最低投資收益。」這段警告的話有兩個重點。
第一,就算是專家,也不保證一定會賺錢;第二,今年的績效,不代表未來的績效,今年有賺,不代表未來一定也會賺。
我有個學弟曾是明星級的基金經理人,他在某一年砸下重金,押在某一個產業,而成為當年操作績效的冠軍。第二年他就被重金挖角去另一家基金公司,並成立了一檔新的基金。因為打著他的名號,他在短短一天就募到了50 億元。他對之前押的那個產業情有獨鍾,卻不幸碰上了產業大衰退,基金績效慘不忍睹,他也從此離開業界。
你可以相信一個企業家長期的「經營」績效,但真的不能相信一個基金經理人長期的「操作」績效。還有,就算他操作不好、賠了錢,你還是要付手續費和管理費,這就更讓人覺得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