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很多人不到60歲就想退休了,因此先給自己訂了一個目標,在幾歲之前,一定要退休。但是這個想法若不配合其他的條件,其實是非常不切實際的。
圖片來源:unsplash
很多人不到60歲就想退休了,因此先給自己訂了一個目標,在幾歲之前,一定要退休。但是這個想法若不配合其他的條件,其實是非常不切實際的。
因此,「幾歲」退休不是重點,而是你「夠資格」退休嗎?如果你符合我所提出的財務條件,就算你只有30歲,也都可以不再工作,但如果你到了70歲還不符合這些條件,那就只好努力把工作保住,不要成天想退休。
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條件,一定就是「該有多少錢」?但我認為不是只有這個條件就可以了。我認為至少還要搭配兩項,那就是「要有自己的房子」,以及「該有的保險都買了」。
該租房子?還是該買房子?我想提出一個觀點,那就是「退休生活有必要還得為房租這種固定支出煩惱嗎」?
退休之後,任何生活開銷都可以想辦法節省,唯獨房租每個月都要付。除非你已經至少準備了50年的房租費用,否則你必須靠投資來賺到足夠支付每個月房租的錢,這時候一定會造成你精神上的壓力,甚至讓你不得不做一點投機的交易,這樣怎麼可能會有好的退休生活品質呢?
除此之外,也別忘了,年紀愈大,愈沒有房東會願意把房子租給你,到時候你連住的地方都沒有,怎麼辦?
退休之後,身體健康多少都會亮紅燈,絕對不如年輕力壯的時期,上醫院看病的次數,只會多不會少。大家雖然都有健保,但也都知道健保給付很浮濫,也都擔心健保很可能會破產,所以投保醫療險、癌症險,絕對是非常必要的。
同時,台灣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未來需要長期照護的可能性也一定會增加,所以長照險看來也一定要保。愈晚投保,當然愈貴,所以一定要趁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投保,這樣保費相對便宜得多。
最後,我當然要來談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該有多少錢,才能退休」?這要分兩個層面來綜合考量,一是你期待的生活品質,二是你對投資獲利的依賴。
如果你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愈高,希望過非常豪奢的生活,比如說一年要500萬元,但對投資獲利的依賴愈低,比如說只敢存定存,那麼你要準備的存款就要非常多。以你還能活50年來計算,就至少要有2億5,000萬元,我想絕大部分的人聽到這個金額,大概都無法退休了。相反的,如果你只求衣食不缺,又希望靠投資來多少賺一點生活費,當然就不必準備太多錢了。
因此,我的建議是採中庸之道,別讓退休生活過得太拮据,但也別高估自己的投資報酬率。
我來給大家兩個重點:
第一、只要有未來一年預估生活費22倍的錢,就可以退休了。
第二、退休後應該開心花錢,因為所有的花費都是打9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