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中華民國生存與發展、戰爭與和平的大戰略上,領導團隊必須盡一切力量與對手交流、合作,達成和平的使命,而不是對抗、選邊,進入備戰。
不可信靠川普
自從川普二○一七年進入白宮,兩年多以來,時時語出驚人,事事前後矛盾,世界就無寧日。
美中之間的貿易戰、科技禁令、軍演擴大、南海領域、多邊合作取消,以及最近香港反送中等等的爭議,果然再大的太平洋,也容納不下兩強的相爭。看到了美艦穿越台灣海峽,快速出售武器,雙方較高層次的接觸等,夾在中間的台灣,自認為可以漁翁得利,事實上應步步為營,不能陷入了以小搏大與左右逢源的幻想中。
中華民國生存與發展、戰爭與和平的大戰略上,領導團隊必須盡一切力量與對手交流、合作,達成和平的使命,而不是對抗、選邊,進入備戰。否則,面對選舉,選民就必須做出理性的選擇才行了。
佛里曼的觀察
三次獲得普立茲獎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近月來又寫下了不少對中美關係十分犀利的評論,引述簡化幾則:
. 美國選民對川普的謊言,種族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和國家分裂感到震驚,使民主黨期中選舉中奪回了眾院多數。
. 如果中美對抗僅限於貿易,我們就該感激:中國不再只是「接近」美國了,中國已與美國「平起平坐」。
. 中國使用互聯網經濟總價值已超越美國,向乞丐施捨也不用現金。五年前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美國九家,中國二家,如今二十名之內,美國十一家,中國九家,它們包括阿里巴巴、騰訊、螞蟻金服、百度、小米、滴滴、京東、美團、和今日頭條。
. 如果數據是新的石油,《人工智慧》的作者李開復說:「那麼中國就是新的沙烏地阿拉伯」。
. 全球排名第一和第三的無人機製造大疆和小米都是中國企業,法國的鸚鵡第二。中國培養的工程師數量遠遠超過美國,質量也穩定上升。
. 我們還好擁有三個巨大價值的東西中國沒有,也很難立刻趕上:優秀的移民(印度、以色列、法國、巴西、阿拉伯……)、長期的盟友及文明社會的價值觀。
. 美國贏得了冷戰,靠的是比克里姆林宮在國防上花更多的支出,讓蘇聯破產的政策。要「贏得」中國的對峙,不能只有蠻勁,以及遏制中國龐大的經濟。
美國前國防部長培里的提醒
兩年前(二○一七年九月),天下文化出版了一本重要著作《核爆邊緣》(My Journey at the Nuclear Brink),是由美國前國防部長培里(William J. Perry)所寫的。他是一位在美國社會被公認聰敏、正直、才智極高、成就非凡、充滿感召力、能喚起他人熱情的劃時代人物。
他為中文版寫了三頁長序,結論中說:
今天,美、中、台全都具有和平關係,也全都因為共同的經濟活動而繁榮。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許多合資活動,兩岸經濟往來頻密,家人親屬互訪走動融洽,大陸觀光客亦樂於到台灣旅遊。一般相信,長此以往,兩岸將會發展出某種政治統合。與此同時,各方面目前皆因和平交往而受惠良多。我在本書中提到許多嚴正的安全危險,但是我很高興兩岸戰爭不在其中。(二○一七年六月)培里的看法一直是:美國不能忍受大陸片面動武,也不會無條件地保衛台灣。
兩岸急凍,誰之過?
季辛吉說得赤裸裸的深刻:權力是政治人物的春藥;因此「選票」就變成了進入權力藥店的「門票」。為了這張門票,政治人物就不顧一切地向「三不」衝:不計誠信、不計成本、不計後果。這使得「民主」變質成「民粹」,選民們看得心驚膽顫。
遺憾的是,民進黨執政三年以來,兩岸關係從「冷處理」到近月來的急凍、大陸飛機及軍艦頻頻出現在台海中線,以及蔡政府花三千多億購買軍火備戰,是否讓培里感到意外?
二十年前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把台灣帶進了一條岔路,此刻必須另找正路。這條正路必先要剷除對抗中國大陸的路障;花幾千億去購買軍火,是一條岔路。與中共以對等、透明的方式,綜合內部黨派的意見,和平協商、營造善意、追求雙贏,那才是台灣的正路。
明年一月,台灣人民將面臨一個最清楚的選擇:台灣愈來愈可能在國際社會變成一個民主政治的負面教材。民粹籠罩下,台灣人民得到的是:經濟衰退、收入停滯、社會焦慮、兩岸鎖國。能不慎乎。
二○一九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