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父母該如何在被孩子搞得怒氣高張、疲累不堪時,還耐得住性子冷靜平和的引導孩子,讓親子雙方都充分理解問題癥結?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陳怡琳,天下文化副主編
我家是老公寓,與鄰棟距離挺近,偶爾會聽到某家父親怒吼孩子(清晨夜晚都有),接著孩子就像爆米花啵啵啵炸開了。
有次那家孩子爭吵聲震天響後,媽媽崩潰呼喚爸爸,「你快把他們帶出去不然我要中風了。」隔壁鄉親我也好想探頭出去大喊你們到屋子中間吵不要在窗戶邊啦。
只要是孩子,一定會「歡必罷」。孩子的表述能力或詞彙,可能都還不足以完整闡述自己為什麼要鬧脾氣,因此跳針、耍賴樣樣來,有手足的話更是鬧得不可開交。
父母該如何在被孩子搞得怒氣高張、疲累不堪時,還耐得住性子冷靜平和的引導孩子,讓親子雙方都充分理解問題癥結?
作者李儀婷在大女兒兩歲以前,採取的是打罵式教育。沒想到孩子情緒反撲,朝她狂怒嘶吼。情緒崩潰的孩子眼裡有深深的無助與孤單,讓她深刻理解親子對話的重要,因此她走上學習薩提爾之路,更將之導入家庭關係中。
在本書中,她以生動精采的實例,跟讀者分享如何在與家人相處時,靈活運用薩提爾模式,探索問題背後的訊息,進行有效對話。
現在,李儀婷在遇到三個寶貝孩子鬧彆扭、手足衝突時,她不會急著介入,而是先讓問題跑一會兒;在這個空檔,也適時調整自己的呼吸,停頓一下,緩和情緒,並充分善用三種對話工具:
.用心傾聽,完整蒐集訊息:包含表情、聲音、姿態等任何能散發訊息的動作,都需呈現「誠懇傾聽的樣子」,不可敷衍。
.核對確認,澄清孩子的真實需求:為了確保對象(孩子)陳述的事件(故事),是你耳朵聽到,並是你理解的那樣,而做出的進一步詢問。
.給予欣賞,建立孩子的正向價值:是一段對話最好的結束語。誠摯欣賞孩子,孩子將因父母的肯定,培養自我價值與自信。
這本書,就是李儀婷從生活中提煉出薩提爾模式的精神,將長達七年的實踐,與讀者分享。書中每篇都有親子間的對話,從戰火升溫,到善用幾項對話工具,讓壞情緒煙消雲散,將問題帶往好的方向發展。
書中並清楚列出我們內心冰山的五個層次,用故事詳細說明冰山裡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與自我,讓你更了解孩子,也讓親子關係更融洽。
【書籍資訊】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從實戰經驗淬鍊超強親子對話》(附超擬真實作練習)
出版日期: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