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不要想東想西自尋煩惱,努力活在當下,風雨總是會過去。
傑瑞.明其頓〈Jerry Minchinton〉在他的超級暢銷書《讓你更懂得如何思考的N個關鍵》〈Thinking Better: Keys to unlock your mind 〉中說:
絕大多數人的心,就像不停徘徊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的鐘擺。如果檢視自己的思考,會發覺自己花了不少時間思索過去與未來,卻鮮少顧及現在。〈中略〉若是能專注於現在,應該會發現每個瞬間都散發著獨特的美。
人會以時間軸,也就是過去、現在與未來,來思考事物。負面思考的人總是耗費太多時間為過去的失敗懊惱自責、為將來擔憂煩惱,反而無法專注享受現在的歡樂、美好、喜悅與能力所及之事。換句話說,他們往往難以活在當下。
有句話說「一日一生」,意思是把早晨醒來至夜晚就寢的一天生活,視為呱呱墜地至生命終結的一生歲月,每一天都要過得無悔而滿足。
假設人生有八十年,換算下來有三萬天。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精彩、美好、發現、相遇、領悟、愉悅與命運。
當我們執著於過去的挫敗與對未來的不安時,就會錯過眼前的寶貴時光。
只要是人,難免會懊悔過去、擔憂未來,儘管難以消除懊悔與擔憂,但是,活在當下,絕對是讓生活擺脫壓力的最佳方式。
新約聖經的馬太福音〈6 : 33-34〉也告訴我們要活在當下,「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人生是由每天每時每刻累積而成,請好好把握現在,不要為了未來與過去而犧牲今天。
實踐一日一生
1.列出享樂清單
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難免感到壓力,始終擺脫不了壓力的束縛,只會浪費寶貴的人生。建議各位列出「每天的享樂清單」,幫助自己轉換心情,享受當下。例如,回家後點一盞芳香精油、邊泡澡邊閱讀喜愛的小說、看搞笑節目、與朋友聚餐等等。不要一延再延,請把一天當作一生,盡情享受。
2.只思考一天的事
企業醫師山本晴義最著名的論調就是堅持「壓力當日結算主義」,絕不將壓力留到隔天。處理客訴問題或大型企劃案即將截稿時,心裡總是充滿各種焦慮。然而,半數以上的壓力來源是擔憂未來與懊悔過去,反而不是現在的痛苦。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
請專心處理今天最迫切的問題。深陷危機風暴時,與其擔憂未來情勢,不如注意腳下,踏穩每一步。
不要想東想西自尋煩惱,努力活在當下,風雨總是會過去。
Photo:arileu,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