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韓第將過去的經驗精煉成21封信件,清晰而樂觀的探討人生、家人、工作、金錢、甚至信仰等諸多問題,他要提醒讀者可能面臨的挑戰與機會,引領讀者思考。
圖片來源:Pexels 文/王映茹,天下文化編輯
「告訴我,你打算拿這瘋狂而寶貴的人生怎麼辦?」
這句話出自美國詩人瑪莉‧奧利佛(Mary Oliver)的詩句。生命是如此寶貴,我們不應該只是得過且過,而是要懂得把未來的人生看作機會。然而,在這個變動的年代,想要抓住機會、應對人生挑戰愈來愈困難,如果能有大師的指引,應當可以讓我們少走一點冤枉路。
與杜拉克齊名的管理學家、英國當代管理思想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數十年來多次精準預言新管理文化、新組織、新工作型態的出現。
舉例來說,他曾提出第二曲線的觀念,強調要打破人生、歷史乃至於企業「盛極而後必衰」的宿命,就必須超前部署,在上一條曲線攀上顛峰之前,以想像力、直覺、本能,勇敢開創第二曲線。
另外,他也率先提出自由工作者與斜槓工作的趨勢,引領讀者思考如何為自己的工作賦予價值,學會和組織維持均衡的關係、找到生命與工作的意義。並提醒組織思考與自由工作者工作的方法。
他的經典著作,如《覺醒的年代》、《大象與跳蚤》、《你拿什麼定義自己?》與《第二曲線》,即使今日回頭來看,都絲毫不受時代推移影響價值。
如今,高齡近90歲的韓第寫下《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在這本新書中,韓第將過去的經驗精煉成21封信件,清晰而樂觀的探討人生、家人、工作、金錢、甚至信仰等諸多問題,他要提醒讀者可能面臨的挑戰與機會,引領讀者思考:當舊有確定的東西不再能拿來應用的時候,要如何應對世界的改變?應該要怎麼設定自己的目標,並加以實踐。
就像韓第在這本書的前言提到:「你們生活的世界和我過去認識的世界大不相同,但我猜想你們會碰到的問題,卻不會和我有太大差別。我們很難透過他人的經驗學習,但或許我的省思至少能讓你們在行動前先駐足思考;或有的時候,在行動後重新省思。可以說,這些信涵蓋我希望在你們這個年紀就已經知曉的所有事情。」不論是職場工作者、企業家、公民、哲學家和夢想家,在這些信中,都能從中找到人生機會與挑戰的解答。
這是韓第寫給讀者的21封信,也是他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書籍資訊】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英國管理大師韓第寫給你的21封信》
出版日期:20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