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會變專家。簡單的事用心做,就會變贏家。
圖片來源:Pexels
颱風神助攻
到底原因出在哪裡?水良伯百思不得其解。五年的約期已過,是不是還要繼續下去?他真是無語問蒼天。水良伯多次求教專家,專家的說法始終如一:洋香瓜在收成前二十天應減少供水,如此甜度才會高。
到了二OO四年,收成前來了一場颱風,這個颱風讓全台災情慘重,多處淹水,還引起山崩與土石流,也造成死傷,史稱「七二水災」又名「敏督利颱風」。強風把雨水掃進溫室內,排水系統也發揮不了多大作用。
水良伯心想,今年收成一定又要泡湯了吧。未料當他走進颱風肆虐過的溫室,發現一顆顆洋香瓜還掛在藤蔓上,不同於往年委靡模樣,看起來潤澤欲滴。他剪下來品嘗,果肉異常香甜,綿軟多汁。
他這才明白,往年將熟的洋香瓜可能皆因缺水,在高溫中乾渴而亡。這一年,水良伯的洋香瓜產量一八OO顆,每顆重達二.五台斤,甜度都在十六度以上,一般市售的洋香瓜大約十度左右而已。他真正種出了頂級的洋香瓜。
水良伯總說:「我到五十歲才開始種洋香瓜,前後經過七年才成功。」他種出人生的代表作,靠的不是僥倖,而是累積半輩子的經驗,並在關鍵時敢於冒險,年齡不是保守的藉口,他年到半百也不曾放棄夢想。
如果問起水良伯種洋香瓜成功的祕訣,他通常會省下以上那一番又是風又是雨又是震的曲折歷程,而言簡意賅地說:「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會變專家。簡單的事用心做,就會變贏家。」
【書籍資訊】
《水良伯的老農哲學》
出版日期:20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