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老師就可以利用課堂時間激勵學生,讓他們進行有趣的計畫,幫助個別或一群學生解決作業問題,或是為學生講解他們覺得特別困難的地方。

圖片來源:Unsplash
因材施教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站在教室前方講課,學生坐在下面聽課,有的全神貫注,有的則心不在焉。由於學生程度不一,老師面臨一個難題:應該注重最聰明的孩子、落後的孩子,還是程度中等的孩子?
不管如何選擇,總是有一些孩子會被犧牲,不是覺得無聊、沒學到東西,就是聽不懂,於是每個學生的學習經驗都差強人意。正如我們所見,這正是居住隔離的原因之一。
如數位學習平台之類的新工具(基本上是放在網路上的一整套預先錄製的課程、閱讀材料、影片、題庫、作業、學習進度評量測量)讓教師得以翻轉教室,加強所有學生的學習。
傳統課堂的關鍵資源是老師,主要的約束是上課時間和注意力。然而,如果利用數位學習平台,學習模式不再是學生被動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學生可以在家學習,透過網路聽名師授課(如果家中環境太吵鬧,則可以利用在學校的自習時間)。
如果碰到困難的單元,可以針對自己不懂的地方反覆觀看,臉孔追蹤科技也可以讓老師知道學生是否利用學習平台。每個學生都按照自己的步調來學習。
學習平台也可以定期評估學習情況,提供補充教材,讓學生接受更難的挑戰,或是加強不足之處。有了精心設計的平台,學生就可利用個別化、適合自己程度的學習方式,老師也就可以免除傳統教學顧此失彼的困擾。
如此一來,老師就可以利用課堂時間激勵學生,讓他們進行有趣的計畫,幫助個別或一群學生解決作業問題,或是為學生講解他們覺得特別困難的地方。學生不但可以向老師學習,也可以互相學習,並在這個過程中拉近程度的差距。
由於老師和學生密切合作,即使老師不知道自動評量的結果,也知道哪些學生落後。老師的角色從授課者變成教練和設計師。這種人、機器與過程的結合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經驗。
如果老師能力不足,學校系統可以提供現成的課程計畫和相關資源,如名師教學課程影片,課程設計就可以更容易。老師有了信心、經驗和知識之後,也能成為名師。
相形之下,已有能力的老師可以自行從學校系統選取資料,把自己的授課影片和問題上傳,為學生提供更直接、相關的學習內容,並適時利用學校系統內的內容。老師在設計課程時也可讓家長參與。
【書籍資訊】
《第三支柱》
出版日期:202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