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心理學家馬斯洛的話來說,就是「不斷帶著敬畏、愉悅、驚異、甚至狂喜,單純地感激生命最基本的美好事物」。
圖片來源:Unsplash
每一天都很珍貴。那麼我們該如何讚頌人生?讚頌,其實就是表達感激的方式,是以行動表現感激。或者以心理學家馬斯洛的話來說,就是「不斷帶著敬畏、愉悅、驚異、甚至狂喜,單純地感激生命最基本的美好事物」。我認為讚頌的力量具有以下的基本特質:
讚頌源自一種感激的心態。科學界已充分研究並證實了感激心態對健康的助益。例如,不論一個人經歷何種遭遇,在寫感激日記好幾週後,都會覺得自己變得比較快樂,比較樂觀,睡得比較好,也與他人更親近。
除此之外,我們的新近研究也顯示,感激可以讓人度過極大的難關,例如照顧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至親。此外,另一項新近研究顯示,感激也會激勵我們付出更深,例如捐贈器官來拯救陌生人的生命。
讚頌創造愛的循環。當我們讚頌他人的存在時,對方也會感到振奮。研究顯示一個感激的行動會激勵出另一個行動,創造出互惠的愛的循環。
讚頌把恐懼轉化為信念。研究顯示,最懂得感激生命的人,經常是那些遭遇過極大困難與挑戰的人。年輕時曾克服逆境者,通常比一般人更樂觀,更能心懷感激。對颶風災民的研究顯示,人在遭受自然災害後,最明顯的情緒是感激。
研究者訪談了一九九二年經歷安德魯颶風的十三位為人父母者,發現他們最強烈的情緒之一,便是對自己沒有失去的事物懷著無比的感激。受訪者中有五個家庭的房屋被颶風完全摧毀,但他們都沒有失去親人。
讚頌讓人從疲憊轉為振奮。東華盛頓大學(EasternWashington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華特金(Philip Watkins)說:「我們必須提醒自己,生命其實多麼美好。」
研究顯示,情緒的作用十分神速,經常繞過理智思考,直接啟動大腦中較為古老原始的部分。當我們學習感激時,就會幾乎同時激發出正面感覺,往往比正面思考更有力量。
【書籍資訊】
《好人肯定有好報》(修訂版)
出版日期:2016.11.30
Why Goo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