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不管過去在生命中曾經歷過一次、兩次、十次的愛情,我們總是面對全新的情境。

圖片來源:Unsplash
編按:《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是一本探討愛情與宗教信仰的書,書裡青梅竹馬的兩人,歷經12年後再度重逢。男主角必須在愛與信仰中作出抉擇;女主角則面臨接受愛情或成全他人中掙扎。雙方各自的追尋,透過宗教信仰和愛的導引,讓心主宰一切,一同面對未知的旅程。
在睡著之前,我決定要做一下所謂「另一個自己」的練習。
我在這個房間裡,我想道,遠離了一切我所熟悉的事物,談著我從來不感興趣的事,睡在一個我從未來過的小城,我大可假裝自己是個不同的人,至少可以花幾分鐘角色扮演一下。
我開始想像,在那個時刻,我希望怎麼活。我希望自己是快樂的、好奇的、愉悅的,時時刻刻都是充實的,飢渴地啜飲生命之水;我希望自己再一次相信夢想的存在,並有力量去爭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愛一個我所愛的男人。
是的,這才是我所希望成為的女人──這個女人忽然間展現在我面前,而我覺得她正與我合而為一。
我感覺,我的靈魂正沉浸在上帝(或女神)的和煦光輝中,儘管之前我曾失去信仰。同時,我覺得「另一個自己」離開了我的軀體,正站在這個小房間的角落裡。
我審視著在此之前的那個自己:一個女人,明明脆弱的,但卻想予人堅強的印象;明明對一切感到害怕,卻告訴自己,自己毫無畏懼。自作聰明的我,以為老家具不曬太陽就不會褪色,於是拉上窗簾,拒絕陽光帶來的喜悅。
我看著房間角落裡的「另一個自己」,它是那樣的脆弱、疲倦、自以為清醒,試圖克制著原本應該釋放的情感;試圖依著過去的苦痛,而為未知的愛情下判決。
但愛情總是嶄新的。不管過去在生命中曾經歷過一次、兩次、十次的愛情,我們總是面對全新的情境。這份愛或許會領我們上天堂,也可能下地獄,但總之它會帶我們往某處去;我們只需接納,因為愛情終將豐富我們的生命;如果拒絕,只有死於飢餓,因為我們連伸手向生命之樹摘取果實的勇氣都沒有。當找到了愛,我們必得承受它,即使這意味著我們因而要忍受數小時、數天、數週的失望和傷心。
而當我們開始真正尋找愛情,愛情亦將開始來尋找我們;並拯救我們。
【書籍資訊】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
出版日期:2020.11.30
By the River Piedra I Sat Down and W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