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你被金錢綁架了嗎?過去沒有金錢制度下的世界,靠的是榮譽、忠誠、道德和愛,是種無形價值。歷史學家哈拉瑞所著《人類大歷史》中,回顧人類經濟史,剖析金錢制度之下的價值觀轉變,得以反思金錢背後黑暗的一面。
圖片來源:pixabay
金錢制度有兩大普世通用的原理:
第一、萬物可換:錢就像是煉金術,可以讓你把土地轉為手下的忠誠、把健康轉為正義、把性轉為救贖。
第二、萬眾相信:有了金錢做為媒介,任何兩個人都能合作進行各種計畫。
就是因為這兩大原理,讓數百萬的陌生人能夠合作拓展各種貿易和產業。然而,這些看似無害的原理還是有黑暗的一面。如果一切都能換成金錢,而大家相信的又是不具名的硬幣和貝殼,就可能傷害到地方上的傳統、親密關係和人的價值,讓冷酷無情的供需法則取而代之。
一直以來,人類社會和家庭的維繫,靠的是「無價之寶」,像是榮譽、忠誠、道德和愛。這些本來都不會放上市場,也不應該用金錢衡量。就算市場開出天價,有些事情就是不該做。像是父母絕不該販子為奴;虔誠的基督徒絕不該犯下那些滔天大罪;忠誠的騎士絕不該背叛主人;而部落先祖留下的土地,也絕不該落入外國人手中。
然而,金錢一直試圖打破這些限制,就像是水不斷滲入大壩的裂縫。有些父母最後還是把幾個孩子賣給人口販子,才能養活其他孩子。有些虔誠的基督徒殺人越貨、偷竊、詐欺,再用這些髒錢向教堂購買救贖。想大展身手的騎士,把自己的忠誠賣給了出價最高的領主,再用這筆錢來購買自己跟班的忠誠。部落的土地被賣給來自世界另一邊的外國人,好買到進入全球經濟體系的門票。
金錢還有更黑暗的一面。雖然金錢能建立起陌生人之間共通的信任,但人們信的不是人類、社群或某些神聖的價值觀,而只是金錢本身、以及背後那套沒有人性的系統。我們不信任陌生人,但我們現在也不信任隔壁的鄰居,而只是信任他們手上的錢。沒錢,就沒有信任。等到錢滲透沖垮了社會、宗教和國家所構成的大壩,世界就成了巨大而無情的市場。
於是,人類的經濟史就像是跳著微妙的舞步。我們用金錢來促進與陌生人的合作,但又害怕這會破壞人的價值和親密關係。一方面,我們也想打破那些限制金錢和商業流動的社會大壩;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又不斷築起新的大壩,希望保護社會、宗教和環境免受市場力量的奴役。
現在常有人說市場力量終會獲勝,無論是國王、宗教或社會,他們建起的大壩終將不敵金錢的狂潮。但這是天真的說法。一直以來,總有勇猛的戰士、狂熱的宗教份子、關心政治的人物多次打倒了工於心計的商人,甚至是讓整個經濟重新洗牌。所以,說到人類終將一統,絕不只是純粹經濟的過程。想知道原本成千上萬的獨立文化是如何逐漸相連、形成今天的地球村,固然黃金和白銀影響深遠,但也別低估了刀劍的力量。
➢【書籍資訊】《人類大歷史(增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