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熟練多模型思考,您將兼備當前最需要的三種人才特質:擅長數理邏輯的工程人才、建構商業經濟模型的商務人才、以及理解人類行為的社會學人才。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林榮崧,天下文化編輯顧問
美國現代派詩人穆爾說:「傳染疾病會讓更多人生病,但傳染信任則能讓更多人互信。」這兩句話在《多模型思維》的作者裴吉(Scott Page)教授看來,正好代表多模型思維的蘊含:一種模型可以應用到多種情境,一種情境可以使用多種模型來解析。
傳染疾病或傳染信任,本質上都是人傳人,可使用三種傳播模型來詮釋:廣播模型(可解釋從單一源頭感染疾病或接收想法的情境)、擴散模型(可解釋疾病、口碑、想法的口耳相傳)、傳染模型(比前兩種模型多考量了染病後復原、或流行退燒的情況)。
所謂模型,就是馭繁為簡的工具。例如,傳染模型提出一個基本傳染數R0值,而麻疹的R0值高達15,從這個數值,我們可以快速計算 (15-1) /15的人口(94%)必須接種疫苗。同樣的道理,我們也能迅速算出:若要避免新冠肺炎繼續傳播,需要多少人接種疫苗,才能達到群體免疫。
二、三十年前,僅有鑽研商業、政治和社會科學的教授和研究生,或是金融分析師、精算師和情報分析人員,才會閱讀有關模型思維的書籍。如今,源自數學、科學與工程、經濟、金融投資、社會行為等領域的模型已經多如牛毛;使用模型來組織並解釋資料,已成為各行各業的知識工作者必備的核心能力。
然而,任何一種模型都有三個特徵:簡化、公式化、必有疏漏,因此裴吉教授強調:我們不能倚賴單一模型,我們必須成為多模型思考者;不過,我們也不需要學習成千上萬種模型,只需要掌握32種核心模型的內涵與應用即可。
裴吉教授是美國人文與科學研究院院士,他在 Coursera 開設的《模型思維》線上課程,已有近百萬人選修,獲得平均4.8顆星的高評價。
《多模型思維:天才的32個思考策略》這本書,正是這個熱門課程的文字版。裴吉教授傳授的32種核心模型,包括:常態分布模型、長尾分布模型、貢獻度與影響力模型、網路模型、三種傳播模型、集體行動模型……和十幾種賽局模型。
熟練多模型思考,您將兼備當前最需要的三種人才特質:擅長數理邏輯的工程人才、建構商業經濟模型的商務人才、以及理解人類行為的社會學人才。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