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查理.蒙格!用50個金句看懂窮查理99年的人生智慧|《蒙格之道》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愛瑞克分享,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世界上的人生百態,有如電影般一幕幕上演。年輕時的我,曾自以為是主角,世界是舞台,而上帝是導演兼編劇。進入人生下半場,才漸漸發覺,每個人就是導演兼編劇,因為到最後,終究不會有別人來為我們的人生負責,謝幕之後萬籟俱寂,只有自己面對自己...
洪蘭教授:我很喜歡《致富心態》這本書,因為它內容豐富,例子有趣,作者告誡年輕人不要打腫臉充胖子,財不露白,不要買別人看得見的東西來炫富。做什麼事都離不開做人的道理,這本《致富心態》也不例外,只要心態正確,做事誠懇,即使不大富大貴,一生也會過得平安無慮。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我很喜歡《致富心態》這本書,因為它內容豐富,例子有趣,作者在評論成效時,有敦厚長者之風,使我在讀的時候,彷彿是父親在跟我們說話,而且英雄所見略同,本書的重點跟我父親教誨的重點很相似,只不過本書作者舉的是當今美國的例子,而我父親舉的是古人的例子:
例如我父親喜歡舉韓愈的「貧不愁來富莫誇,哪有長貧富久家?」,講石崇鬥富,綠珠墜樓的故事,而作者則舉他在作泊車小弟時,那些開名車、戴名錶,最後破產的故事;我父親告誡我們要多聽少說,他說:聆聽才會學到東西,說話是什麼也學不到,談判時,不要去搶先說的一方,要讓對方先亮他的底牌,再從他陳述事情的漏洞中來反駁他;作者是舉洛克裴勒貓頭鷹的詩:看的愈多,就說的愈少,說的愈少,就聽的愈多,要像貓頭鷹那樣,不說話,讓人摸不到底。智者都告誡我們要多聽少說,摸不清底的人,做事一定失敗。
書中說沒有什麼叫意外,從未發生的事始終不停的在發生,墨菲定律(Murphy's law:凡有可能出錯的事就一定會出錯)是所有人,不管任何行業,一定要牢記在心的教條。
人絕對不可以做了計畫以後,就死守著計畫不改變,因為在現今瞬息萬變的社會中,靈敏應變度比IQ還重要(應變力現在叫AQ, adaptability quotient),目前在職場要有4Q:IQ、EQ、AQ和CQ(文化智商)才能出奇制勝。書中那些人性弱點正是我們在上課時,警惕學生出社會要小心的例子,不過遠來的和尚會念經,看書可能比聽老師講有用。
作者告誡年輕人不要打腫臉充胖子,財不露白,不要買別人看得見的東西來炫富。富有的定義不是你有多少錢而是你還完債後,還有多少錢。
市面上很多的有錢人其實是空心大老倌,真正富有的人是低調的、不炫富的,如巴菲特(Warner Buffett)到現在還住在他當年起家時的老房子裡,沒有像別人一樣,一有錢馬上換豪宅、開名車。
反而是那些爆發戶(大陸叫土豪)一有錢馬上炫給別人看。如果人不懂得守財,財富很快就會離你而去。父親常說「人兩腳,錢四腳」,四個腳的跑的比兩個腳的快。會賺錢還得會守財,若不懂這道理,金山銀山是轉頭空。
作者還告誡我們不可貪。書中古普塔的例子太震撼了,相信學生看了一定不敢再做違法的事。古普塔曾經是世界首屈一指顧問公司麥肯錫的執行長,又是高盛投資銀行等大公司的董事,身價至少一億美元以上,但他卻為了一件內線交易的案子入獄,身敗名裂。
巴菲特說的好,「他為了賺那個不屬於他,也不需要的錢,賠上了自己所有的一切」,這就是貪。難怪佛教把貪嗔痴列為三大毒,佛教也有四大禍根: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氣是下山猛虎,錢是惹禍根苗,這些都要避免。
曾有人問,做生意需不需要有基因?為什麼猶太人、中國的徽商、晉商都比較會做生意?其實這是環境對他們行事風格的影響,猶太人有句格言:如果你不會微笑,你就不要開店。人在商場中,看到成功的人如何把做人的法則:「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業道酬精」用到事業上,耳濡目染久了,就成為成功的商人了。
其實,萬法歸一,做什麼事都離不開做人的道理,這本《致富心態》也不例外,只要心態正確,做事誠懇,即使不大富大貴,一生也會過得平安無慮。
➢【書籍資訊】《致富心態(暢銷增訂版)》
➢【延伸閱讀】財富自由的本質—掌控時間,是金錢付給你最高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