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查理.蒙格!用50個金句看懂窮查理99年的人生智慧|《蒙格之道》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愛瑞克分享,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世界上的人生百態,有如電影般一幕幕上演。年輕時的我,曾自以為是主角,世界是舞台,而上帝是導演兼編劇。進入人生下半場,才漸漸發覺,每個人就是導演兼編劇,因為到最後,終究不會有別人來為我們的人生負責,謝幕之後萬籟俱寂,只有自己面對自己...
摩根.豪瑟所著《致富心態》助你遠離炒作和騙局 : 何謂「龐氏騙局」?有限資訊與高風險會影響財務決策,無論你身邊的人對於投資有多麼熱情。請務必保持冷靜,遠離炒作和騙局。
圖片來源:Pexels
編按:策畫史上最大「龐氏騙局」的主謀馬多夫(Bernard Madoff),2021年4月14日在美國牢獄中辭世。曾是華爾街金融鉅頭的他,曾以投資為名吸取資金,執行長達20年的「龐氏騙局」(Ponzi scheme)。手法類似台灣人常說的「老鼠會」,不斷招募新會員,透過新會員所繳的本金來支付舊會員的利息,因此累積愈來愈多債務。騙局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被戳破,帳面損失高達650億美元(約台幣2兆元)、3.7萬名投資者被坑殺,甚至有人因為傾家蕩產而自盡。
是什麼心態,讓馬多夫寧願賭上一切風險,也要主導這樣的騙局?人們究竟為什麼會一窩蜂地跟隨馬多夫?
現在我們來看伯納.馬多夫(Bernard Madoff)的例子。他的罪行人盡皆知。在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的龐氏騙局(Ponzi scheme)後,馬多夫堪稱是最惡名昭彰的「龐氏騙子」。他在騙局踢爆前已經詐騙投資人長達20年。諷刺的是,事件發生在古普塔的醜聞剛曝光幾週之後。
早在醜聞讓馬多夫出名之前,他可是一位十分成功、受到認可的生意人。
馬多夫是配對股市買賣雙方的造市者(market maker),而且幹得有聲有色。1992年,《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如此描述馬多夫創辦的造市企業:
這不是新聞記者針對一個還沒被踢爆的詐欺案做出的錯誤描述,馬多夫的造市業務完全是合法生意。一名離職員工說,馬多夫公司的造市團隊每年貢獻的營收介於2500萬至5000萬美元之間。
無論從哪方面來看,伯納.馬多夫的合法、非詐欺業務都稱得上是空前成功,讓他合法的累積龐大的財富。
然而,欺詐就是詐欺。我們應該當著古普塔和馬多夫的面提出的問題是,為何明明已經是億萬富翁了,怎麼還會寧可賭上一切風險也要賺更多錢?為了活下去而犯罪是一回事。一名奈及利亞詐騙藝術家對《紐約時報》說,他傷害別人會充滿罪惡感,但「貧窮會讓你感覺不到痛苦」。
古普塔和馬多夫的作為卻不是這麼一回事。他們已經要什麼有什麼:難以想像的財富、聲望、權力、自由。但他們棄這一切於不顧,只因為一心渴求要得到更多。他們毫無滿足感。
現在,請想想同一套有限資訊與高風險會如何影響我們的財務決定。
為何眾人聽信電視節目中幾乎沒有成功紀錄的投資評論員提供的建議?部分原因是投資的風險非常高。挑對幾支股票就能不費太多力氣致富。如果某個人的預言有1%的機率可能成真,而且一旦成真就會改變你的人生,聽聽他怎麼說也不算瘋狂吧。僅僅是以防萬一。
財務觀點何其多,一旦你選定或偏好某一套策略,就會花錢、也會花心神投資它。如果你想要某一支股票漲十倍,它就和你成為命運共同體。如果你認為某一套特定的經濟政策會引發惡性通膨,它就成為你的立場。
這些可能都是低機率的賭注,問題是抱持這些觀點的人不能或不想調整成低機率,像是1%的機率。許多人預設一股堅定的信念:他們想要信以為真的事情就是不折不扣的事實,但他們這樣做只是因為有個巨大結果的可能性存在。
從後見之明來看,他的龐氏騙局應該是顯而易見。他提出的報酬率從沒有改變,而且是由相對不知名的會計公司審計,還拒絕公布更多如何達到這些報酬率的資訊。不過馬多夫可以從全世界最精明的投資人手中募集幾十億美元,
因為他能言善道,人人想要相信這是真的。這就是為何要預留犯錯空間、彈性與財務獨立等重要主題不可或缺的一大原因。
➢【書籍資訊】《致富心態(暢銷增訂版)》
➢【延伸閱讀】理財與智商完全無關!你對待錢的方式,才是致富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