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沒有判讀力,你可能可以賭中幾次,但終究抗拒不了誘惑,最終那些靠運氣贏來的,都會靠實力輸回去。

圖片來源:Burst 文/黃安妮,天下文化副總編輯
窮人想賭博翻身,富豪想保本成長。沒有判讀力,你可能可以賭中幾次,但終究抗拒不了誘惑,最終那些靠運氣贏來的,都會靠實力輸回去。
投資理財是科學加上藝術,往往無法具體量化和100%預測,但卻有資訊可供依循判讀,只是在這資訊充斥的時代,我們需要的是判讀力。
判讀力是一種理解真相的能力,Podcast 冠軍節目「股癌」製作人謝孟恭,首度分享他的灰階思考力,希望幫助大家從根本建立投資觀念,成為自己的理財專家。
他認為,要建立判讀力,首先要懂得看全局,不要只從桌子的高度看世界,要從天下角度看世界,並且試著往下看幾步,透過大量閱讀「原型」知識,建立判讀的依據。正如我們吃東西,要吃食物(魚肉),而不是食品(魚丸),因為裡頭的添加物,我們未必想要,甚至對我們有害,資訊與知識的閱讀,也必須是第一手、未經過度解讀的,如13F報告。
因為很多網路財經教學,皆是抄襲、再製而來,可怕的是他們往往引經據典,加入似是而非的論述,而錯誤認知就如同錯誤的飛行儀表版,即便飛機性能再好,也很可能會讓我們與目標背道而馳,甚至墜落於茫茫大海。
「股癌」製作人謝孟恭表示,市場是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加入,並把畢生積蓄賠光的地方,不要急於幾天內就要拚個你死我活。先蹲著才能跳更高,但也不要蹲到腳麻後來完全跳不起來,實際進市場的磨練才是重點。但面對市場你要:樂觀,但不是傻天真;耐心,要翻倍,但不要翻車;行動,並樂於承擔風險!
投資理財不難,唯判讀資訊和克服人性而已,這時代不缺資訊,而是判讀力,謝孟恭在首本力作《灰階思考》中,提供了這個資訊充斥時代最需要的思考力和判讀力,告訴大家,零到一之間,有無限個數字,黑與白之間,也有無限的色階,面對多變的市場,必須跳脫黑白思維,才能看見無限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