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浩浩師恩》由覺培法師撰寫,以誠摯筆觸描繪星雲大師的慈悲願行,展現他超越宗派、關懷眾生的信仰實踐。本書不僅傳遞大師的平等觀與入世佛教理念,也見證一位弟子如何承襲師志、將佛法落實於時代脈動中,是認識星雲大師與人間佛教精神的重要著作。
文 / 張彤華,天下文化編輯部副主編
在臺灣社會變動遽烈、意識型態對立的時代裡,星雲大師的名字,始終伴隨著各種聲音。有人尊敬他是一代宗師,也有人批評他是「政治和尚」。但若翻開這本書,這些標籤將被撫平,一個願意「為佛教,何惜生命」的大師形象,將在字裡行間清晰浮現。
覺培法師不寫讚頌,他以誠實而篤定的筆調,記下師父的願與行。他讓我們看見,大師之所以發聲,並非基於政治立場,而是出自對眾生的關心。他所關懷的從來不是政局,而是人,是那些在孤獨與恐懼中掙扎的眾生,是每一位無力者在困境中等待被聽見的聲音。
書中也描繪大師那極具高度的胸懷。覺培法師記錄了他如何在大師的構想下籌辦跨宗教音樂會,邀請來自天主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多個宗教的代表,一同為和平祈願。這不只是一場活動,而是一種「超越宗派、回歸人類共同苦難」的信仰實踐。星雲大師堅信,宗教不應成為劃分彼此的界線,而是匯聚理解與慈悲的力量。這樣的精神,正體現了宗教家應有的格局。
更令人深刻的是,大師的「平等觀」並非口號,而是具體落實於行動的原則。在佛光山,我們看見比丘與比丘尼一同肩負起傳承的重任、看見信眾與僧眾之間沒有高牆。這是星雲大師對「僧信平等、男女平等」的體證。他不以傳統框架來局限佛教,而是以佛法本懷為依歸,尊重每一個生命的平等佛性。
大師的「開放」,也是佛教能真正「走入人間」的關鍵。他走出經懺的形式,引佛法入學校、入社區、入藝術、入傳媒,從雲水書車到光明大學,從人間福報到三好校園,他讓佛法不只存在於殿堂,而是活在人群的需要之中。書中一再強調,佛教不能只是出世的清修,而要成為入世的慈悲,要解的是現世的苦,要度的是當下的眾生。
然而,這本書最動人的,不只是對星雲大師理念的展現,更是一名弟子如何承襲師志的呈顯。覺培法師選擇與師父走相同的路,將師父的教誨化為行動,讓人間佛教不只在典籍中流傳,更在時代中發光。
這是一部展現信仰承繼的作品,不只寫給佛教徒,更是寫給所有關心人群的讀者。星雲大師是「不忍眾生苦」的行者,而這本書,是真正理解他的弟子,為他所做出的最溫柔也最堅定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