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浩浩師恩》書中提到畫家李自健與音樂家陳澄慧的真實故事,展現星雲大師如何以慈悲與信任,啟發年輕人走出低谷、實現自我。星雲大師的身教言教,彰顯佛法入世的力量。這不只是慈善行動,更是實踐「人間佛教」的最佳見證。
知名畫家李自健先生每每提到大師總會激動地說:「如果沒有星雲大師,就不會有今日的我。」在他心中,星雲大師猶如再造父母。年輕時的他因畫廊倒閉而流落美國街頭,是一個生活拮据且沒沒無聞的畫師,在星雲大師的鼓勵與支持下,不只幫助了正在重病的父親,還度過生活上的難關。
大師從李先生的畫作中看出他細膩的情感,並告訴他:「我不要您去畫佛像、菩薩,您就以人間愛心為題,畫您熟悉的生活,畫您感動的人和事物就好了。」 大師又說:「李先生,您過去怎麼畫就怎麼畫,希望您重拾畫風,創造屬於自己的藝術天地。」這種全然的信任與欣賞,讓李先生重新找回了對藝術的熱情。
李先生後來巡迴展出畫作,並為世界各國元首作畫,而其中最為有名的一幅油畫《屠.生.佛—南京大屠殺》,曾在全球六大洲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巡迴展覽。這幅畫是根據星雲大師親身經歷創作而成,描述 1937 年日軍在南京的屠城暴行。星雲大師希望透過這幅畫作,警示世界對戰爭的殘酷與暴行都應該深刻地反省,且願永遠不再發生。這幅畫後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收藏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曾至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音樂天才兒童計畫)青少年預科班就讀,並取得茱莉亞音樂學院音樂博士學位的陳澄慧,現任教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也是旅美音樂家的陳澄慧說,當年在美國大學就讀三年級的她,接到家裡遭逢變故的通知,家人無法繼續提供學費,就在隨時可能被迫休學、內心充滿無助的時候, 星雲大師竟透過法師轉給她一筆助學金,在收到獎學金的那一刻,澄慧說:「我感動的眼淚湧出眼眶,問:『大師的恩惠我怎麼還得起呢?』」她告訴自己:「秉承大師的恩惠,我要認真念書,我要把所學全部貢獻出來,幫助師父音樂弘法, 讓更多的青年一起為佛教弘法。」
澄慧後來在美國紐約,融合佛教梵唄與西方音樂元素,相繼舉辦了「永恆的星」與「星光無限」公益音樂會,以紀念星雲大師對她的恩德,並以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創作無數精采的歌曲,透過音樂,為全球華人傳唱出人間的善美。
我很喜歡聽信徒說故事,也喜歡分享我所聽到的故事。每當聽著信徒娓娓道來的故事時,我看見了什麼是「人間佛教」,那是在冷漠世間的人情冷暖裡「擁抱生命的佛教」,在出入危急恐懼無助時「解決生死的佛教」,在殘酷現實的人生路上將佛法「落實生活的佛教」。這是星雲大師教化眾生的「人間佛教」,不是學術上的人間佛教,是一個一個把人救回來「重生」的佛教;是一個生命啟發著另一個生命,讓人找到動力、活出熱情的佛教;是在面對苦惱時,以無止盡的慈悲與智慧、無限的尊重與平等包容的佛教。而每一步的實踐,都需要內在的涵養與修行!
在這條路上,我慶幸自己成為人間佛教的「見證者」,在每一位故事人物的身上,感受到「人間的菩薩」就是這麼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而更加幸福的是:自己正時時刻刻「與菩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