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鍾醫師總是把我大表哥傳來的每篇重要文獻仔細研讀,並帶著無比的耐心,和小表姊一齊研究,一齊討論她的病情和最佳的治療方法。一路上,給小表姊帶來很強大的信心。
圖片來源:Unsplash
看到小表姊,是她在經歷了和信醫院鍾奇峰醫師六年多的悉心照顧下,所有的藥物皆已無效之後,前往美國尋求進一步的醫治,但可惜的是並沒有成功。在身體遭受到很嚴重的衝擊下,奇蹟性地得以搭機返臺,住進鍾醫師幫她安排的安寧病房。
我在病房看到小表姊的時候,我為她的憔悴,感到不捨與吃驚;也為我的小表姊罹癌之後,一向所表現出來的勇氣與無畏,再次地想要為她按個讚!
那天,小表姊在小表姊夫全力的幫忙,以及我的輔助下,終於吃力地完成她尚能自我掌控的如廁大事。
「要不要洗手?」我問著一邊在盡力平衡身體,一邊在喘息的小表姊。
「要囉!除非是最後一餐,那就不用了。」標準的李氏幽默。
雖然她的笑容,在消瘦的臉龐上有些哭笑難分,但是熟悉她的親友,都會了解,這就是屬於我小表姊的灑脫。
我們在她稍事休息後,就一起想,小表姊可以吃些什麼?
「小寶,我想請你幫我寫一篇小文章,幫我謝謝鍾醫師。我知道和信有刊物,登在那裡很適合的。」她說著。
「小表姊,我從來沒見過鍾醫師,我怎麼寫啊?」
當初,鍾醫師根據經驗,判斷小表姊可能只有兩年的時間。結果,被他們這一對卓越的醫師和病人給破功了。
這些年,小表姊一直和我分享,鍾醫師如何在她身邊和她一起對抗病魔。鍾醫師總是把我大表哥傳來的每篇重要文獻仔細研讀,並帶著無比的耐心,和小表姊一齊研究,一齊討論她的病情和最佳的治療方法。一路上,給小表姊帶來很強大的信心。只是該來的還是躲不了的啊!
那天,我感受到小表姊對我這樣直接的拒絕,有些失望。但是她不會逼我,這是她素有的優雅和風格。
「要不我幫你寫?」我又追上了句,小表姊搖了頭。如果,我知道接下來,小表姊的狀況會如江河直下,我每一次來探望她,她都已經和她熱愛的人間世事快速地脫鉤,我不會再追問她這一句話。但是,當時的我確實不知道,我該寫些什麼?
當安寧病房專業的護理師,告知我們小表姊的大限,應該就在當天了。然而,韌性十足的小表姊,還是要依著她自己的腳步行走。那天,她留了下來,而且又多留了好幾天。
我被通知的時候,正在前往我的練功教室。因為教室在地下室,收訊不佳,所以,我依舊把手機像往常一樣留在家裡充電。那天,我依舊靜靜地練著自己的功,但是,一個畫面就這麼如倒帶般,閃進了我的腦中:冰箱裡的食物不多,上層是小表姊早上還沒吃完的海鮮稀飯,下層是一個水果,但就這兩個選項,她卻問了我們不下五次,該吃什麼?聰慧的她,看出了我眼中的質疑。
「我在測試我的判斷。我怕我的判斷力出了問題。」她解釋著。
我一時語塞,我該怎麼做反應?一向善體人意的小表姊,一點也不想為難我,我聽到了一股很小很小的聲音:「Please help me.」
我幹練的小表姊就是這樣啊!精確的判斷力,在該尋求幫助時,絕不遲疑。她要我寫一篇感謝鍾醫師的文章,她就開口。也就在當下,我知道我該怎麼替她寫這篇道謝文。
〈一封來自安寧病房的最後信息〉,這是我為小表姊訂下的標題。
小表姊已經離世了,但她要我代替她向鍾醫師道謝。我替她做了,除了她對鍾醫師的感謝,我想她也想讓人知道的是:一個仁心仁術的好醫師,一個在臨終前,念念不忘感激的病人。在現代醫病糾紛不斷的當今,這樣的病醫關係何其珍貴。
「謝謝您,鍾奇峰醫師!」
「謝謝和信醫院的專業團隊,謝謝!謝謝!」
我想這也是載滿了世間情,在和信醫院貼心的安寧照顧下,安詳閉上雙眼,一生堅強、優雅、樂觀的李律女士,在人生閉幕時的最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