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慈悲思路.兩岸出路
優惠價
85
$298

慈悲思路.兩岸出路

台灣選舉系列評論

$350

書籍介紹

全書70篇,為趙無任先生發表在《人間福報》的台灣選舉系列文章。
誰是趙無任?
這本書又說了些什麼?

高希均教授介紹趙無任是:
我們猜想,取名趙無任,大概是『趙』是百家姓之一,代表的是『大家』,『無』 是『無我』,『任』是『責任』,合起來是『一個無私、有責任感的老百姓』。這真是一個具有草根性的平實筆名。
                                                  
星雲大師的代序,則指出了這本書的內容:
這一本趙無任的《慈悲思路.兩岸出路》即將出版,我深有同感,假如我們兩岸慈悲,共同以中華文化救台灣,還怕未來沒有出路嗎?藍綠兩黨如果也有慈悲,還怕未來沒有友好的希望嗎?

序  「慈悲思路」開創台灣出路 ——超越黨派、族群、地區的當代諍言  高希均 
代序 我可以稱台灣中國人 ——《慈悲思路.兩岸出路》  星雲

第一篇 選出優秀領導人
1 選舉大樓的成功與倒閉  
2 讓台灣兩黨有十萬個總統候選人
3 兩位女性競選總統是台灣的榮耀
4 看兩黨,誰能團結誰就能勝利
5 從《禮記.禮運大同篇》看選舉
6 選舉要靠「罵人」來當選嗎?
7 兩個偉大的女性起跑
8 一個參選人猶豫的告白
9 選舉人的前途舞台在哪裡?
10 國民黨大老們都沒有黨性了嗎?
11 兩黨的副總統候選人在哪裡呢?  
12 民意代表們當選後有什麼好處?  
13 有好的選民,才有好的候選人  
14 每逢選舉,可憐我要說謊
15 我重要呢?黨重要呢?  
16 看報八十年看選舉最傷心 
17 每一張選票從哪裡來?  
18 說謊造謠者能做民意代表嗎?  
19 選舉的語言要自重不是詆毀  
20 天堂地獄裡有沒有選舉?
21 關於選舉造勢與街頭運動  
22 候選人落選時怎樣收場?

第二篇 尋找台灣領導力
23 選舉期間,讓我們懷念幾位前賢  
24 希望台灣出一個齊桓公
25 敬告國民兩黨元老們  
26 讓孫中山先生在台灣復活吧!  
27 國民黨的功過偉大而又可悲  
28 台灣每年每月都在忙選舉  
29 國民黨有關人士應向孫中山謝罪  
30 「回頭轉身」救台灣  
31 和對手共同為國家建設  
32 每一個人做自己的神明
33 佛陀原來也是一位政治家  
34 兩位黨主席想些什麼? 
35 我猶豫,這一票投給誰?  
36 選票的內情都不簡單!  
37 觀音、媽祖都可以選總統
附錄:何處惹塵埃

第三篇 悲憫土地與人民
38 人是一個,宇宙在人的心中  
39 我們在海洋中心如何生存?  
40 我們大家都是中華民國派  
41 何謂本土化的真正意義 
42 台灣移民現在是第幾代?  
43 苦難的人生,苦難的中國人
44 民進黨與中華民國總統  
45 台灣人對日抗暴事件回憶  
46 台灣濁水溪的淚水長流  
47 我們要向原住民學習 
48 大家應了解台灣人的悲情 
49 台灣能去中國化嗎? 
50 什麼資格才能成為「台灣人」? 
51 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我們對台灣選舉亂象的感慨 
52 關於台灣獨立我見我思  
53 李登輝先生是哪一種人?  
54 請問台灣人,台灣還像台灣嗎?

第四篇 深思民主與自由
55 政府是誰?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政府
56 回憶中華民國第一屆總統選舉 
57 當代青年的目標在哪裡? 
58 回應民主會亡國的思維  
59 自由,不能侵犯別人的自由! 
60 台灣的競爭力在哪裡?
61 惡性的執著需要客觀會議解決 
62 假如沒有了「中華民國」 
63 我們對兩岸往來的建議  
64 回顧古代有自由民主嗎? 
65 眉毛無用,有它才像人  
66 台灣人會知道自己的祖先嗎? 
67 台灣人的身心住在哪裡? 
68 台灣的是非善惡在哪裡? 
69 建設兩岸談判的基礎 
70 建設台灣好人政治的示範

「慈悲思路」開創台灣出路
──超越黨派、族群、地區的當代諍言

高希均

在痛定思痛的年代,趙無任先生以慈悲的思路,透過深刻敦厚的文筆,指出了當前社會中不公不義、不講是非、不分善惡的現象,並且又以包容之心指引一條社會和諧、人民幸福、民主品質提升、兩岸和平相處的出路。

(一)出現了另一位「參選人」

6月30日在人間福報第一次讀到趙先生的文章,就被其標題及論點吸引:「選舉大樓的成功與倒閉」。

文章中寫著:「建樓的人,在那裡默默地為社會、為經濟、為大眾打拼,他們都沒有聲音;但拆樓的人,他們的聲音響亮,在那裡吼叫、呼喚、機械嘈雜、樓倒頂塌,實在亂七八糟。」「這個世間上總要有人出頭,就像一個大樓有個頂,總要有人登頂……你為什麼不助成大樓的興建呢?……高樓倒了,對你有什麼好處呢?正值選舉的時候,希望蔡英文、洪秀柱會倒閉的人,你們可以思之思之。」

沒想到7月1日又讀到第二篇:「讓台灣兩黨有十萬個總統候選人」;7月2日又讀到第三篇:「兩位女性競選總統是台灣的榮耀」。這樣的連載就立刻引起了大家高度的重視。文章中所環繞「選舉」的角度是那麼多元,引證的典故是那麼豐富,敘述的方式是那麼貼近現實,傳達的訊息是那麼地令人動容。

因此,有人說:「趙無任」變成了這次總統大選中另一位「參選人」──參加選舉理性討論,提升選舉品質的「無名氏」。大家不知道他在哪裡,但他的評論已經不斷地擴散、流傳、轉載、討論;他一夕之間變成了可以影響選民的「無形力量」。更有人說:「趙無任要出來競選,我投他一票。」

當友人問起「誰是趙無任?」時,我說:「他憂慮社會的分裂、民主的變質、兩岸交流的變數、中華民族的前景;他的看法實在是代表了絕大多數沉默者的心聲。」

我們猜想,取名趙無任,大概是「趙」是百家姓之一,代表的是「大家」,「無」是「無我」,「任」是「責任」,合起來是「一個無私、有責任感的老百姓」。這真是一個具有草根性的平實筆名。

趙無任 作者

每四年一次的民選總統,標幟著台灣的民主進程。趙無任先生關懷台灣社會,他的清淨心映照民主的思路;在投下神聖一票之前,閱讀他的民主洞察,慈悲自心起,出路即現前。


2015/10/08

BGB413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3208488

448

475

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