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人間福報》讀者投書提到在《慈悲思路.兩岸出路》中,作者趙無任早已提出目前國民黨朱洪之爭的解方。
十月五日媒體報導,「藍臨全會換柱?江碩平周三中常會開第一槍」,原本是蔡英文與洪秀柱兩個女人的總統之爭,變成朱立倫與洪秀柱之鬥。
早在今年七月八日,趙無任先生的〈敬告國民兩黨元老們〉一文,就已預警。趙無任說:「一個能幹的人,有人推選我們披掛上陣,大可以當仁不讓;但如果沒有那種因緣際遇,我們為人家抬轎子,也是很光彩的,何必要去嘗試落選的滋味呢?」
洪秀柱民調低迷,作為黨主席的朱立倫已經難辭其咎,應好好思索如何全力抬轎,怎麼會在最後的關鍵時刻,硬是跳出來「抽柱換朱」呢?
蔡英文與洪秀柱現在民調差這麼多,趙無任先生在九月一日的〈兩位黨主席想些什麼?〉一文,就曾對此評論:「對於二○一六年總統大選,蔡女士她因為自己擔任黨主席,她的目標就是當選,她心裡想要怎麼做,黨員就會隨著她配合完成。可是,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洪秀柱就不能了,因為國民黨黨主席是朱立倫先生。在朱立倫先生心中,可能他支持的不是洪秀柱,而是另有其人,所以他對於支持洪秀柱的選情,並不願意發動全黨的力量。」
摘自《人間福報》台灣選舉系列評論 讀者看選舉評論 朱、洪誰選總統 爭議如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