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中國時報》以半版篇幅報導《慈悲思路.兩岸出路》作者趙無任70篇針對台灣選舉政治的率直評論。
素人搖身一變成了知名評論家,趙無任先前對台灣政治的評論廣受好評,因此由天下文化集結他的70篇文章,匯整成《慈悲思路.兩岸出路》一書,上周出版,而在預購期間,此書就已登上博客來預購排行榜第五名,還獲得海內外名人丁守中、吳伯雄、郁慕明、許信良、連戰、陳長文、趙少康等人的大力推薦。
新書出版正逢總統及立委選戰正盛,相信會引起後續的關注與迴響。
由趙無任署名的「台灣選舉評論」系列文章6月底開始在《人間福報》刊載,網友大量流傳和轉載。文章呈現了多元的角度,引述事實與典故,並對惡質的選舉文化下了直率的評論,但字句中也透露出愛之深、責之切的誠摯,正是這一系列文章引發大眾共鳴的原因。
《慈悲思路‧兩岸出路》特別關注台灣民主化後浮現出的亂象,聚焦在如何選出優秀領導人、尋找台灣的領導力、關懷土地與人民等議題上。
全書的字裡行間中,不難察覺出,趙無任是有豐富閱歷的智慧長者,對於台灣人民、土地、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懷抱著深厚情感。
我星雲,在出生地揚州住了12年,在南京和鎮江住了12年,在台灣住了66年了,我即將90歲。60多年來,我在台灣,承受台灣同胞的照顧,台灣米水的滋養,讓我能夠弘揚佛法,完成我發展佛教的願望。對於可愛的寶島台灣,我的感恩是無窮無盡的。儘管如此,台灣並未承認我是台灣人。時至今日,我連做個台灣人都不能,所以只有自稱「台灣中國人」。
這裡我們所說的中國,是5000年中華文化孕育的歷史中國、文化中國、全民中國,是民族血肉相連、不能改變的中華民族。在全世界,台灣是保存中華文化最完整的地方,也以中華文化的傳統為榮。
我一生愛中國、愛台灣、愛中華文化,我和大家過去的祖先一樣,在怒海餘生中來到台灣,因此,惟願國泰民安,別無他求,更寄語台灣那許多本土派的人士,不要過於歧視外省人。
趙無任的《慈悲思路.兩岸出路》出版,我深有同感,假如我們兩岸慈悲,共同以中華文化救台灣,還怕未來沒有出路嗎?藍綠兩黨如果也有慈悲,還怕未來沒有友好的希望嗎?在此心香一瓣,祝願大家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