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2014年普立茲非文學獎《我們的河》,作者費根花了七年的追蹤,寫出最令人震驚的事實。
每當提到環境訴訟,人們大多會提到《永不妥協》這部好萊塢電影──茱莉亞羅伯茲飾演的單親媽媽,如何奮勇與財團對抗,找回環境正義。《我們的河:科學與救贖的追尋》中也有個類似的角色,一個平凡的母親奮鬥多年,就只為了獲知兒子甫出生便罹癌的真相。她將有相同遭遇的父母組織起來,成立「孩童癌症群聚問題公民行動委員會」,至今都未放棄追尋並解決那橫亙在心的疑問。
現實世界並非戲劇,從來無法簡化成正邪不兩立,或單靠一人的勇氣便可驗證真理。《我們的河》作者費根曾是資深科學新聞記者,又身為新聞學者,自然不會選擇煽情討喜的路徑,來梳理這個在美國環境運動史上著名的案例。他不以堅強有勇氣的女子作為書寫視角,讓讀者感受到「永不妥協」的感染力,相反地,儘管這位名叫琳達的母親主導了整個運動,但在全書五百多頁篇幅中,琳達出場數寥寥可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