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和信醫院的黃達夫院長:「我深知我們不同於其他醫院的地方,不是有什麼更特殊的設施或儀器,而是我們一直敦促同事,要更有愛心、更有能力、更小心謹慎、更負責任。」
圖片來源:pixabay
文 / 林榮崧,天下文化顧問
有人說,這是一家貴族醫院,事實是:來這家醫院看病的人,97%都使用全民健康保險。
有人問,這家專治癌症的醫院,醫術有比較高明嗎?事實是:全臺灣癌症病人的五年存活率是54%,而這家醫院病人的五年存活率是74%,相當於每五位病人可多救活一位。
這家醫院就是創立於1990年的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是臺灣第一家癌症專科醫院,成立至今已超過30年,飽受諸多誤解與批評,卻也默默締造了許多臺灣的新紀錄:
1. 採用多科際整合團隊醫療,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2. 「護病比」全臺灣第一,平均一位護理人員僅照護五位病人。(研究顯示,護理師每增加照顧一位病人,住院病人的死亡率將上升7%。)
3. 首創「癌症個案管理師」,相當於病人的家庭護理師,將照護工作跨越醫院的門牆,延伸到病人的所在處。這項服務,健保並不給付,完全由醫院自行吸收人事相關成本。
4. 最嚴密的病房感染控制。曾有醫界前輩說:「你們感染控制做得這麼好,那抗生素的使用不就比較少嗎?」意思是,和信醫院多花了錢做感染控制,結果賺取抗生素用藥的利潤不就減少了?
5. 醫師採固定薪水制,不採「以量計酬」,所以醫師不必拚門診病人數量,每位病人的門診時間都可拉長,讓醫師問診更仔細。
種種讓醫院不易賺錢、卻讓病人福祉更受到保障的方法,和信醫院能做就做。30年來的這些事蹟,都由曾經在此停駐的病人、家屬,以及醫師、護理師、醫學生、行政人員,記錄在《改變生命的故事:三十過往,只是序章》這本書裡,讓人感受到這裡不是另一座白色巨塔,而是療癒病人身心的庇護所。
面對下一個30年,和信醫院已許下宏願:發展「預防醫學」,這又是一種令醫院不賺錢的方法。但正如和信醫院的黃達夫院長所說:「我深知我們不同於其他醫院的地方,不是有什麼更特殊的設施或儀器,而是我們一直敦促同事,要更有愛心、更有能力、更小心謹慎、更負責任。展望未來,和信醫院主張把『癌症的預防,降低癌症的發生率』做為醫院的另一個使命。目標既已設定,我們必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