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思考圖譜」將推翻一成不變的教條式思考教學,透過線條圖像,輕鬆地顯現管理思考必須注意的關鍵點。透過圖像迅速吸收,也呼應了這個講求效率的科技時代需求。不論您身在職場或商場,務必請您細細品味明智兄這數十年的經驗積累與創新管理思維。
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文 / 郭台銘,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
這是一個重視思考的年代,不論是職場亦或商場,唯有眼觀天下、掌握局勢,能判斷自身優劣勢、做出迅速且正確決策的一方,終可得勝。然而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因為必須考量太多因素,而漸漸將問題複雜化,愈複雜的思考愈耗時,便容易錯失機先。感謝明智兄不吝分享自身經驗,將職場與商場常遇見的問題與盲點,透過淺顯易懂的圖像,簡化思考時間。這些經營與管理的思考圖像,都是由明智兄日積月累的實戰經驗中淬煉與驗證而來,書寫成冊除了深具傳承意涵,更有著擘劃創新的價值。
其實明智兄與我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學業初成後都沒有繼續攻讀,而是選擇投入職場,年紀輕輕便勇於創業,初期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然不輕易放棄的好勝心,讓我們在電子資通訊高科技行業勵精圖治、力爭上游。正因為我與明智兄有著類似的成長背景及工作的交集,彼此常有機會互相砌磋交流、集思廣益幫彼此的客户尋找方法解決問題。
除此之外,我與明智兄對電子產業發展也具備一致眼光,我們投資彼此,在聯發科初成立時,鴻海便率先投資,而群創由友達分拆出來後成立新公司,明智兄也參與投資;此外,明智兄帶領的聯電更培育許多業界尖兵,有多位聯電的優秀同仁已成為鴻海集團最重要的棟梁幹部,現任的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便是一例,顯見明智兄對於栽培業界領軍人才不遺餘力,讓人才翹楚成為台灣電子產業最堅實的基礎與量能。
細數與明智兄相交數十載的情誼,我看見了他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更見識了他靈活與創新的恢弘智慧。創業維艱,步步為營,在鴻海日益壯大的過程中,我也必須面對商場賽局的競合,如何找到最佳的平衡點,向來是創業者致力追求的目標。與明智兄英雄所見略同的是,我也追求管理及思考上,必須化繁為簡,善用創意發想去解決複雜問題,而這也是我在多年創業路上精粹出獨到的思考邏輯及處事模式,如今大家何其有幸,明智兄在書中用創新的圖像思維,將數十年的創業經驗呈現在讀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