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編按:商場如戰場,勝者需懂得審時度勢。在開戰之前,就掌握勝算,選擇值得投入的戰場,先知先覺而先發先至。讓《思考圖譜》以圖像思考的模式分析市場中的經營觀念
本篇內容適用於:個人管理能力、公司經營管理、組織策略發展。應用層面較專精,實行難易度也較困難。

支點位置決定槓桿作用成敗
A = B,不省力也不費力。
A < B,舉甚麼都吃力,沒有槓桿作用。

A>B
A 愈長,槓桿效果愈好。
A 愈長,桿子愈容易斷。
阿基米德發現槓桿「以小博大」的特性,桿子愈長、支點的位置愈遠,槓桿的量能放大效果愈好,但桿子斷裂的風險也相對提高。在放大槓桿時,容易忽略支點與桿子的穩固性,支點和桿子的承受能力決定支點位置與桿子長短。
槓桿的使用無所不在,企業為降低成本,盲目擴充產能。為了增加市占,廣設分點,甚至低價搶市,鋪天蓋地的廣告行銷……等都是一種槓桿行為,增加人員、生產規模,一旦銷售不如預期,巨大的獲利反成負債,天堂和地獄之隔,就在「槓桿」。
向宣明智董事長學習領導力、決策力
立即報名 #領導影響力學院 →https://pse.is/4wyw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