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亞太美國學校校長朱家明推薦《重新想像教育的未來》:兩個孩子從小個性大不同,在興趣上的差異,我開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陪他們學習,也由此了解到只有尊重孩子的差異化,才能幫助他們去發現和發展自己的潛能和樂趣。漸漸的,我開始為教育方式和學校起了衝突。
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文 / 朱家明,亞太美國學校校長
在傳統教育下長大的我,求學時只知道要好好讀書和考試,努力做個父母師長期待下的乖寶寶。
當了媽媽以後,從跟孩子一起互動學習的過程中,我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兩個孩子從小個性大不同,女兒富想像力,喜歡編故事、畫畫、表演;兒子則對世界和科學充滿好奇,熱愛拆解玩具和做實驗。
由於兩個孩子在興趣上的差異,我開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陪他們學習,也由此了解到只有尊重孩子的差異化,才能幫助他們去發現和發展自己的潛能和樂趣。漸漸的,我開始為教育方式和學校起了衝突。
第一次聽到「世界的教育部長」肯.羅賓森爵士談教育的演講後,積壓在內心多年想改變教育的強烈渴望一夕爆發了;於是,我決心將羅賓森的教育理念和自己在地的實務心得融合,2005年在新竹催生了亞太美國學校,希望用一個充滿生命力、創造力、包容力的校園來形塑孩子看自己和世界的方式。
《重新想像教育的未來》這本書是肯.羅賓森在人生最後階段由女兒協助留下的一封對人類潛能的情書,這封留給我們的情書以簡潔有力的內容,總結了他一生對教育的熱愛和願景。
雖然「這封情書對於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許多體制,做了深度批判,而且毫不妥協的暴露了這些體制的許多缺失」,但他也樂觀的「宣告了我們可以更有能力,每個人都擁有源源不絕的天賦和資源,假如我們竭盡全力讓潛能成長茁壯,而不是系統性的壓抑它,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
在這本書裡,肯.羅賓森認為在這個充滿新科技和變化的世界,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和改變教育,協助孩子為他們的未來做好準備。他深信教育需要轉變,不應該再用傳統的課表和評量來定義學生,阻礙了個體的發展,結果教出一代代一模一樣的孩子。他鼓勵孩子們多元學習和探索,主張學校應捨棄標準化學習,要提供孩子有彈性的環境與機會,以發展他們個人的、獨特的才能與能力。
肯.羅賓森深信,人類透過想像力創造了這個世界的各種面貌,也帶動了世界的演化、進步,和未來無限的可能。然而每個孩子的個性、思考方式、行為和強弱項都不相同,所以教育必須是一個活的生態系統,鼓勵孩子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天賦,讓孩子適才適性、對學習有信心,才有機會發展他們的特質。
他痛心當前的標準化教育變成了一條生產線,學生成了標準流程下大量生產的商品,全然無視於孩子差異化的潛能。一旦孩子們失去了發現天賦和讓天賦自由發展的機會,他們也就失去創造美好人生所需要的機會,這對社會與文明的發展將會是場災難!
肯.羅賓森在這本書中強調教育的四個目的(個人、文化、經濟、社會)和八個核心能力(好奇心、創造力、評判力、溝通力、合作力、同情心、內心的平靜、公民權),就是架構未來教育的重要基礎。
這些年來,我在亞太美國學校的創新與環保校園,致力推動主題式教學、才能導向學習、設計思維,以及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和跨領域學習,正是希望在二十一世紀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能培養出能夠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下一代。我很開心看到台灣愈來愈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已經開始接受這樣的教育模式。
在今天這個亟需跨領域學習的世界,我們應鼓勵STEAM的綜合學習,並從中找出最適合每個孩子發光發熱的成長道路。面對滾動愈來愈快的未來,解決問題的方式已不再是延續過去的做法,而是要用新的方式來面對。因此教育需要不斷的因應快速變化的科技和環境進行改變和調適,而科學和藝術亦需扮演相輔相成的角色。傳統教育中,重理工、輕文史和藝術的心態必須揚棄,避免抹煞孩子多元探索的機會和跨界思考的能力,進而扼殺了各行各業未來真正所需要的人才。
肯.羅賓森強調,面對人類現在的進步,我們已經無法從過去找到這個世界所需要的答案,我們也沒辦法預知未來在各個層面、領域和環境可能帶來的衝擊,所以下一代的孩子不僅需要勇於嘗試和探索的能力,更需要擁有在探索和嘗試失敗後,重新站起來的勇氣,才能面對未來的挑戰和挫折。他點出這個世界正在經歷革命性的變化,我們需要改革教育,才有能力迎接這樣的變化。因此他期盼孩子們要關懷他人、參與社區、保護生態,做一個活躍積極、富同情心的地球公民,而這些都要從改革教育體制、提升孩子的心靈開始。
辦學17年後,當我閱讀《重新想像教育的未來》時,不禁省思自己完成了多少肯.羅賓森所倡議的未來教育,也更懷念多年來帶著自信勇闖世界的亞太畢業生。我很榮幸能有機會推薦這本視野宏觀、見解不凡的新書,也希望肯.羅賓森這封最後的教育情書,能幫助台灣父母想像自己孩子的未來,也激勵台灣教師想像我們社會的未來。如作者所言:「我們面臨的風險前所未有的大,但手上擁有糾正錯誤所需要的一切。」採取行動的策略,盡在本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