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以精力湯及綠拿鐵幫助先生抗癌成功的養生達人陳月卿,獨創簡易可行的「微養生」心法。以7大養生理念、23道美味滋養食譜、54支按摩及健身示範影片、160幅清楚易懂穴道按摩圖解,收錄於新書《時時刻刻微養生》,分享她近30年來對健康養生的研究與實踐。
回想30多歲時,她一起床不是頭痛就是腰痠背痛,更常常感冒、胃痛或腸胃炎,去醫院健康檢查查病因,醫師卻說很健康。
以精力湯及綠拿鐵幫助先生抗癌成功的養生達人陳月卿,從此精研與實踐健康生活30年,順應現代生活忙碌節奏,獨創簡易可行的「微養生」心法。本文摘自養生達人陳月卿新書《時時刻刻微養生》,分享她是如何愛上養生、保持健康、青春逆齡?
圖片來源:50+ / 攝影:日日寫真工作室
研究、實踐健康養生近三十年,對自己的身體了解愈多,我就愈崇拜與尊重它,也愈覺得應該好好對待它。我們的身體是上天一個絕妙的設計,它很聰明,也有多重防衛系統,只要好好對待,它是不會生病的。
可是現代人往往把健康視為當然,很少注意或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經常等到不舒服或生病了再去看醫師,認為吃藥打針病就會好,這其實是錯誤的想法。吃藥打針只能緩和症狀,若沒有找到病因,症狀就會愈來愈嚴重。也許最初的問題只存在於表皮,但沒有去解決,接著問題會到達經絡、再深入臟腑,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變成器官的質變。而通常都要到這個時候,才能透過各種檢驗診斷出病因。
對於這一點,我有深刻的體認。三十幾年前,才30過半的我就成了藥罐子,每天起床不是頭痛,就是腰痠背痛,胃更是照三餐痛,常常感冒、腸胃炎,不論上班、出差或出國都要攜帶各種藥物,以應不時之需。記得剛結婚度完蜜月時,先生就坦誠相告,說他可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才娶我這個藥罐子。
不服氣的我決定去做健康檢查,想找出病因,沒想到醫師竟然說我很健康,肝腎指數都很正常。我驚訝的反問:「那我為什麼會這麼不舒服,天天與藥物為伍?」醫師告訴我:「除非肝腎壞了一半,否則指數不會顯現出來。你的指數目前並沒有異常,所以我說你是健康的。」我想,如果等肝腎都壞了一半、指數顯現出來的時候再治療,來得及嗎?
於是,我開始自力救濟,除了尋求中醫的協助,也主動找尋並閱讀和健康有關的書籍。尤其,結婚兩年後,平常從不生病、自詡為健康寶寶的先生因為年過40,想了解身體狀況,去做了生平第一次健康檢查,竟然發現肝上有一顆好大的腫瘤。飽受驚嚇的我,在他開刀成功切除肝腫瘤後,為了預防可怕的復發和轉移,更是全心投入研究並實踐各種保健理論,從飲食開始,再擴及其他與身心保健有關的領域,由於成效良好,一日不做就若有所失,不知不覺就成了一個健康迷、養生控。
到現在,先生不但身體很健康,肝臟沒有慢性發炎的現象,連導致他罹患肝癌的B肝帶原都不見了。而我不僅以41及44歲的高齡分別生下一女一子,讓我們的家庭更圓滿幸福,而且早就從「藥罐子」變成「強力電池」,每天精神飽滿。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我發現保持青春活力健康的祕訣無他,就是經常關注身體的變化,養成良好的飲食、運動、睡眠等生活習慣。
經過長期的研究、體驗與實踐,我建立了一套自己的養生系統。我發現養生沒那麼複雜,也沒那麼困難,只要每週建立一個好習慣,一整年下來就能養成五十幾個好習慣,它們帶給你的身心變化,就會讓你愛上養生,跟我一樣變成健康迷、養生控。我常說,對健康有益的事要天天做,許多人一聽就覺得好難啊!其實,這些事做起來一點也不難,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大半隨時隨地都可以做,而且效益超高。只要記得:有做比沒做好,做多做少可依時間而定。等養成這些好習慣後,你一定能明顯感受到好處和幫助。
現在,就讓我從一天的早晨開始,與大家分享我的「時時刻刻養生法」吧!
◆ 7大養生理念◆
【1 順時養生】規律過好每一天,養生效果最佳
【2 暢通經絡與微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提升自癒力
【3 上醫醫未病】每天照鏡子,替自己顧健康
【4 用全食物改善健康】滋養並修復細胞,補足免疫力
【5 別讓身體缺水】水分充足,才能預防早衰
【6 過好一年五季】依時節調整飲食,修護五臟與身體
【7 正視生活習慣】戒除惰性,強化身體敏銳度
◆ 邊洗臉邊幫自己微整形◆ 示範影片
➢【書籍資訊】《時時刻刻微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