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如果這樣,會怎樣?2》告訴你,想像力是創造力的根本,創造力是想像力的實踐,大人不要去抑制他問。深圳機場有一幅很大的看板,上面寫的「只要人可以想像出來的東西,後世一定有人把它實現出來」,這是科幻小說家《海底兩萬里》、《地心探險記》的作者朱爾.凡爾納(Jules Verne)的名言。果然,1954年,世界第一艘核子潛艇下水了,名字就叫「鸚鵡螺號」。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看到這本《如果這樣,會怎樣?2》(What If? 2)時,我立刻想到黃春明的小說《貓頭鷹的另一半》:小明很疑惑,為什麼有貓頭鷹卻沒有鷹頭貓?
這是很合理的問題,貓頭鷹是貓的頭、鷹的身子,那麼剩下來的鷹的頭,貓的身子到哪裡去了呢?但是大人的回答一定是「你怎麼會有這樣的問題?沒有的東西有什麼好問,吃飽太閒,再問討打!」。當然小明還是不死心到處問,沒有的東西才值得問,有了就不必問了,不是嗎?
本書告訴你,想像力是創造力的根本,創造力是想像力的實踐,大人不要去抑制他問。深圳機場有一幅很大的看板,上面寫的「只要人可以想像出來的東西,後世一定有人把它實現出來」,這是科幻小說家《海底兩萬里》、《地心探險記》的作者朱爾.凡爾納(Jules Verne)的名言,果然,1954年,世界第一艘核子潛艇下水了,名字就叫「鸚鵡螺號」。
Gary Larson被認為是上個世紀最有創意的漫畫家(他的漫畫(The Far Side)全世界報紙都有連載,連我們台灣的英文中國郵報(China Post)都有),他說他小時候家裡很窮,當「星際大戰」(Star War)上映時,全美國的孩子都看過了,只有他沒有,他便哀求父親給他三塊錢美金去看這部電影。他父親跟他說:「最好的娛樂在你的腦海裡呀!為什麼要去看別人的想像力呢?不要外求,去創造你自己的想像力!你要做誰就是誰,要多生動就可以多生動,完全不受任何限制!」當然孩子聽不進去這些話,他還是要去看電影。他的父親知道解決孩子哭鬧的方法就是轉移他的注意力,便把他帶到廚房去玩圖畫接龍的遊戲。圖畫接龍是一個最簡單、最省錢又最能激發孩子想像力的遊戲,只要超過三個人,每次畫出來的東西都不一樣。他的父親用這個方法訓練他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個東西,造就了他後來的事業,所以不要打壓孩子的想像力。
以前的大人的確很怕孩子問問題,因為那時沒有google,常會被問倒,答不出來時,會覺得丟面子。我記得初出來教書時,系主任說,教書不難,難的是下課前五分鐘的那句「各位同學有什麼問題嗎?」因為如果學生要整你,他一定可以在百科全書上找到一個你不知道答案的問題來讓你出糗。本書的作者念的是物理,物理基本上是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則,所以他很享受(enjoy)這些刁鑽古怪問題。這種動腦筋的小問題是拉近親子關係的好材料,同時書中的問題牽涉到很多希臘神話、歐美的歷史和地理等背景知識,父母可以藉機增加孩子的人文素養。
素養很重要,有一次我想送一本書給認真修我課的外系學生,他看了看書名說:「老師,我課業很重,恐怕沒有時間看閒書」,我說:「這不是閒書,是你以後出社會跟老闆、客戶吃飯聊天時所需要的知識,不然別人說話你插不進嘴」。
我告訴他,有一年史丹佛台灣校友會捐了一大筆錢給母校,校長親自來台受取,當時的餐會還邀請了台灣頂大的學生參加,希望校長對台灣學生有好印象,多給獎學金。沒想到校長沒問學術上的問題,卻問了他們對世界局勢的看法,問他們從二十世紀三個大屠殺中,汲取到什麼教訓?要他們從各自的專業講講如何防止這種不幸再發生?在座的精英學生都答不出來,他們甚至不知道哪三個大屠殺,因為課本沒有教。事後,學生抱怨不公平,說他們準備的面試不是這樣的。
這就是「辦公室的時間決定你的收入和地位,休閒的時間決定你是個怎麼樣的人」這句話的意思。何況知識是相通的,很多的點子是在看跟專業無關的閒書時蹦出來的。
書中的各個問題,跟前面的鷹頭貓一樣,都是合理的問題,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答案,比如說,第26題:塑膠是石油製成的,石油是恐龍死亡後形成的,請問塑膠恐龍中有多少真正的恐龍?我不知道,但有什麼關係?不知道的東西才值得追求,知道了就不必問了。
這本書是個要動腦的書,希望它能帶給讀者一個挑戰自己思考能力的快樂時光!
➢【書籍資訊】《如果這樣,會怎樣?2:千奇百怪的問題 嚴肅精確的回答》
➢【推薦閱讀】「如果我想吃雲,我能吃掉一整朵雲嗎?」讓《如果這樣,會怎樣?》作者蘭德爾.門羅來回答你!
童謠中夢幻的糖果雨竟是地球的滅世噩夢!?如果所有的雨滴都是檸檬糖和軟糖,那會怎樣?——一個超高死亡率的危險假設
What If? 2Additional 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