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漫步華爾街作者墨基爾認為,歷史給我們的寶貴教訓始終如一。就算是真正的科技革命,也無法保證相關投資穩賺不賠。市場上永遠的輸家,就是面對類似鬱金香鱗莖熱潮而總是無力抵抗的那些人。
圖片來源:pexels
評估比特幣的未來展望時,有許多項風險讓我們必須謹慎再謹慎考量。由於比特幣挖礦需要極大的電腦功率,又非常耗用能源,政府可以針對作為交易網路中心的電腦設下限制,阻礙分散式帳本的管理。要創造一枚比特幣的耗電量,等於一間典型美國房屋兩年的用電量;構成整個比特幣網路的電腦網路每年所消耗的能源,和某些中型國家一整年的能源消耗量相當。
比特幣的熱衷支持者經常強調,比特幣市場的整體規模最多絕對不會超過2,100萬枚比特幣,藉此證明他們的說法正確。不過,這個論點有漏洞,因為不斷增加的加密貨幣種類繁多,加密貨幣並沒有數量上限可言。乙太坊(Ethereum)與乙太幣(Ether)的支持者宣稱乙太幣優於比特幣,乙太坊協定的宗旨是為了提供更大的彈性與更強的功能性。瑞波公司(Ripple)和瑞波幣(XRP)則是特別為了改善國際貿易而創造,目的是要降低交易成本、縮減交易時間。加密貨幣的市場總規模可以說是無限大。促使鬱金香泡沫破滅的因素是,「投資人」與投機客最後終於決定要將獲利落袋為安。持有大量比特幣的人被稱為「鯨魚」(whale),只要他們賣出手上一小部分部位,同樣足以讓價格暴跌。
至於目前比特幣面臨最特殊的危機,在於它對非法交易的推波助瀾。當加密貨幣開始成為「勒索軟體」(ransomware)與其他非法活動(包括逃稅)背後的推手時,政府不可能袖手旁觀。此外,各國政府也不可能放棄對本國貨幣的控制權。從北京到華盛頓,我們都不該小看這些政府試圖抵制比特幣開採與交易的用心。比起民間企業,各國政府更有可能在未來全力推動其他獲得大眾廣泛接受的數位貨幣。
到了2020年代,各種迷你泡沫還是不斷浮現。我個人最愛的三項,分別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另一種數位貨幣「狗狗幣」(Dogecoin),以及「非同質化代幣」(NFT)。
別忘了南海泡沫期間新股發行的可笑情形:「有間公司保證投資人一本萬利,只是沒人知道它做的是什麼。」而這幾乎可以完美的描述「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縮寫為SPAC)的情形。成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其實是為了得以發動首次公開募股來募集資金,唯一的目的就是用來收購一間或多間民間企業。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本身並不會真正運轉,只是一間臨時的小金庫,用來和某些未上市的不知名企業合併,讓這些企業得以間接上市。特殊目的收購公司讓未上市公司有機會走後門上市。在2020年,一共出現248間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募得830億美元的股本,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一項金融工具。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為自己打造出的形象,就是能讓人迅速致富,讓一般投資人也得以參與利潤豐厚的首次公開募股市場。但是事實上,大部分財富都進到公司發起人(sponsor)手中;他們經常先將20%股份放進自己口袋裡,其他人只能買到剩下的一小部分股票。一些狡猾的企業也經常靠著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因為這樣就無須經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審查。就大多數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而言,就算是在股市一片活絡的期間,一般大眾投資人也多半是賠錢作收。
至於我愛的迷你泡沫第二名「狗狗幣」,一開始根本只是想開個玩笑。當時兩個朋友在聊天室裡聊著聊著就發明了狗狗幣,想用來嘲諷比特幣大獲成功、加密貨幣交易紅得莫名其妙。名字裡的「狗狗」,指的是網路迷因有一隻會講話的柴犬。兩位創造者以為,大家會覺得狗狗幣很有趣,但之後很快就會被遺忘。然而,這個原本只是想搞笑的產品,卻因為Reddit鄉民非常買帳,迅速成為明星。在2021年1月1日,狗狗幣的成交價還只有0.5美分;但到了5月,成交價飆上75美分,
一直到加密貨幣愛好者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週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節目上對狗狗幣開了玩笑之後,價格瞬間一瀉千里。Reddit上的狗狗幣支持者可沒有這樣就被嚇倒,他們常掛在嘴邊的話現在除了「YOLO」(人生只有一次),還加上「我們要去月球了」。
迷你泡沫在2020年代不斷增加,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一時蔚為風潮的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縮寫為NFT)。NFT是一種特殊的虛擬所有權憑證,儲存在區塊鏈上,能在市場上買賣交易。例如以「Beeple」為化名的數位藝術家麥克•溫克爾曼(Mike Winkelman),就將自己的作品代幣化,並在佳士得(Christie’s)拍賣會上成功以6,900萬美元售出;不過,實際上那些圖像的JPEG檔根本就能在網際網路上免費下載。從此,NFT交易大爆發,從謎戀貓(Crypto Kitties)到數位運動鞋等等,主題包山包海。就連衛生紙品牌Charmin也推出NFT,成為世界上第一捲「非同質化衛生紙」。推特執行長傑克•多西(Jack Dorsey)也把自己的第一則推特貼文做成NFT,最後以30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
或許最荒謬的NFT產品,則是實境秀明星史蒂芬妮•麥托(Stephanie Matto)在2022年的創業產品:她把自己的屁裝進罐子賣給粉絲。產品需求一飛沖天,她還得刻意多喝幾碗黑豆湯,才能趕製出需要的屁量。但是,後來她開始感受到劇烈的胸痛,被醫生告知這項產屁事業對她的身體大有傷害,十分危險。於是她將商業模式轉型,改為做起屁罐數位藝術。人類真的就是會收集五花八門的東西,也有許多收藏品價格的確隨著時間持續上揚。然而,大多數的收藏品最後都會失去價值。對我而言,我想我還是寧願收藏一幅畢卡索畫作。
我們回顧過去幾個世紀,細數群眾的瘋狂如何抬升資產價格,也讓那些一時不察的人落入財務深淵。歷史清楚告訴我們,所有過度膨脹的市場,總會被重力法則拉回地面。從我的個人經驗看來,市場上永遠的輸家,就是面對類似鬱金香鱗莖熱潮而總是無力抵抗的那些人。大量實際證據顯示,多數當沖玩家都落得虧錢收場。真的,要在市場上賺錢並不難。後面就會提到,投資人只要購入並持有廣泛的股票投資組合,就能享有合理、豐厚的長期報酬。但人還是難以抗拒,總想把錢投入那些短期、迅速致富的投機狂潮。我對賭徒沒有意見,因為我自己也喜愛賭博。但是,如果要賭,請只用一些你覺得輸了也沒關係的小額資金。別把賭博與投資混為一談,也不要把自己的退休老本丟進什麼當下最流行、宣稱可以改變世界的科技。投資那些可以改變世界的新科技,特別是時下最熱門的事物,常常最後都只是讓投資人血本無歸。
歷史給我們的寶貴教訓始終如一。社會永遠會出現新的投機泡沫,而且這些泡沫也永遠會讓多數參與者落入財務深淵。就算是真正的科技革命,也無法保證相關投資穩賺不賠。想要保住資本、還能持續成長,最重要的一項能力或許就在於「避免錯誤的投資」。這項教訓雖然如此明顯,卻又如此容易遭到忽視。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