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明茲伯格指出,管理者如何可能同時應付如此多的難題?關鍵在於:面對它們,盡量減輕它們帶來的影響。這些難題並非額外干擾,它們就是管理工作本身!因此,管理就像在一條條彼此交織的高空繩索上踽踽而行,管理者必須做好平衡,一種動態性的平衡。

圖片來源:Pexel
為真正了解管理工作的高度複雜性,請思考下列難題。這裡所謂的難題,是指那些雖可以緩解,但難以避免或徹底解決的問題。以下是常見的八個管理難題:
這大概是所有管理難題中最基本的一個,困擾著每一個管理者。在如此忙亂的職務上,光是思考,就已經夠頭痛了,更別提事先考慮了,該如何規劃,如何策略化呢?換個方式來說,在成事的壓力如此大之下,要如何深入,不流於膚淺呢?
管理的本質就是與被管理的那些事保持距離,試問,在這原則下,要如何保持消息靈通,保持聯繫呢?昨天,你撰寫文章,今天,你管理一群撰寫文章的教授。
組織的世界被分解成小塊,例如:部門與事業單位、產品與服務、計畫與預算等等,管理者應該督導及整合這一切令人困惑的事務。但是,在一個被分析得如此支離破碎的世界中,要如何加以整合?
許多最重要且必須管理的東西往往不容易衡量(例如組織文化和管理階層本身)。那麼,該如何管理那些你無法有效衡量的東西?
連結工作做得好的管理者能夠獲得大量資訊,但其中很多是非正式資訊(例如個人看法、傳聞、八卦等等)。那麼,在這麼多資訊是個人性、口頭性、私密性的情況下,管理者該如何把工作授權出去?
當管理者為更深入了解情況而延遲做出決定時,所有人可能因此無法行動;但管理者若躁進的選擇立即開始行動,也不是更明智之舉。該如何在一個複雜而微妙的世界之中果斷行動,並避免落入「因過度分析而癱瘓」和「因衝動行事而滅絕」的陷阱?
「經常變革」與「一成不變」同樣可能導致組織功能失常。在維持組織正常運作的前提下,如何管理變革?
管理階層必須展現自信,誰也不想被害怕行動的人管理,同樣地,誰也不想被總是大膽無畏地行動的人管理。所以,如何保持足夠程度的自信,但又不過度自信而變得自負傲慢?
管理者如何可能同時應付如此多的難題?關鍵在於:面對它們,盡量減輕它們帶來的影響。這些難題並非額外干擾,它們就是管理工作本身!因此,管理就像在一條條彼此交織的高空繩索上踽踽而行,管理者必須做好平衡,一種動態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