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15日病逝,令外界緬懷、惋惜。施明德曾在1983年禁食期提筆寫下,「我想到當我離開人間時,我希望我的親友們在我的墓碑刻上什麼字?我覺得自己已可以毫不羞赧地要求刻上:奉獻者!」。以下是施明德著作《無私的奉獻者/狂熱的革命者》精彩書摘。
圖片來源:《無私的奉獻者/狂熱的革命者》
今天我要敬告台灣人民的是,不要因改革步幅的緩慢而急躁,更不要因為慘遭迫害、凌辱而興起「以牙還牙」或「武力解決」的念頭。民主運動的道路不管何等崎嶇難行,她終究是會通到成功、勝利的終點的。對此,我們不但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
我一生始終相信「目的不能美化手段」。我們不能自信自己所追求的是一項絕對崇高、神聖的理想或目標,就自以為可以不擇手段地去完成它。邪惡的手段,畢竟是邪惡的,絕不可能因其目的高貴而被美化的。我們既不承認蔣家幫的統治權力是根源「君權神授」,而可以拒絕還政於民,同樣地,我們就不能主張自己有不擇手段「替天行道」的特權。
改革者或解放者的最大利器,不是刀槍、大砲,而是擇善固執,勇於步上監獄階梯和斷頭臺的精神。烈士之血,改革之花。形容枯槁的囚軀,往往就是人民頂禮膜拜的活佛。改革者應有決心:「寧可被關、被殺,也不要向統治者投擲炸彈」。只有心存畏懼、愧疚的弱者,才會動刀、動槍,才會囚人身體,取人首級。改革者不是弱者、懦夫。願我全體不願屈服於獨裁統治的台灣人民束手引頸任由統治者施展它的監獄和斷頭臺來對付我們吧!但是永遠不要忘記:應該勇敢地把我們的心聲表達出來!
十九年了。整整十九年了,我都生活在冰冰涼涼的囚牢裏。如今,不但鐵窗、鐐銬不再令我恐懼,過去飽嚐過的苦刑、煎熬、羞侮、被出賣,也都早已結疤不再令我疼痛心碎了。只是每當午夜夢迴,我還是常常會想起讓先慈因我鬱鬱以終,讓愛女領略不到父愛,讓美籍妻子、兄妹及愛我的親友們為我焦慮不安而深感內疚。更多的時候,我則會沐浴在那批不願領取巨額告密獎金而寧可冒犧牲生命與自由來保護我的義人們的愛心和溫情之中。對仍在獄中或已出獄的義人:高俊明牧師、許晴富先生及夫人、林文珍院長、林樹枝先生、張溫鷹醫師、吳文牧師、施瑞雲小姐、趙振二牧師、黃昭輝先生及他(她)們的家屬們,我永遠有一份最誠摯的祝福和感激!
十九年了。我已奉獻了全部青春了,也許我的來日也不會太多了。此時此刻,撫今追昔,我難免會有許多複雜的感觸。於是,我想到當我離開人間時,我希望我的親友們在我的墓碑刻上什麼字?我覺得自己已可以毫不羞赧地要求刻上:
奉獻者!
施明德1983年11月30日述於禁食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