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政治人物是答非所問的高手。他們指望聽的一方接受這個答案,或是誤以為這就是真正的答案。兩位心理學家陶德.羅傑斯(Todd Rogers)以及麥可.諾頓(Michael Norton)表示,很多人通常不會發覺政治人物答非所問。只要對方閃避的言詞很有技巧,而且至少與問題的主題稍有相關,很少人會發現自己被騙。
你了解決策太有「效率」可能會有的負面效應,也逐漸發現提問的機會,但也許你還是不知道該問些什麼。最實用的問題,應該是與當前的情況有關,也能揭露更多先前沒注意到的門。在本書第一部的最後,我們要討論幾乎在任何情況下都很實用的問題。據說律師除非已經知道問題的答案,否則不應問證人問題,所以我們先看看可能會得到的答案類型。
我們常犯了把答非所問當成真正答案的毛病,要小心這種傾向。政治人物是答非所問的高手。他們指望聽的一方接受這個答案,或是誤以為這就是真正的答案。兩位心理學家陶德.羅傑斯(Todd Rogers)以及麥可.諾頓(Michael Norton)表示,很多人通常不會發覺政治人物答非所問。只要對方閃避的言詞很有技巧,而且至少與問題的主題稍有相關,很少人會發現自己被騙。
圖片來源:pixabay
有些答非所問的答案含有「安慰劑資訊」,意思是說這種答案感覺好像解決了我們的顧慮,但其實並沒有。舉個例子,柯林頓說「我與那個女人並沒有性關係」,感覺像是個答案,但他所謂「性關係」的定義可以有各種解讀,所以他其實沒有明確否認某種行為。按照禮貌與有效率溝通的標準,一個人回答問題所說的話,無論說的是什麼,都應該是一個完整的回答。所以我們有時會將含糊其詞,甚至空洞的回答,當成有意義的回答。當記者的當然很清楚這個問題,有時會用「這是不否認的否認」之類的話予以反擊,拆穿對方。
我們可以學會察覺常見的答非所問的答案,就是很多人會使用的「庫存」答案,意在阻止別人繼續問下去。這樣的答案不見得是刻意欺騙,但若聽見了,就該知道應該追問,才能得到更多資訊。以下是幾種讓人尷尬的答案。
「已經經過驗證。」
在科學上,所謂「驗證」,意思是一項工具、量表、測驗或其他方法經過仔細研究,證實的確具有其所宣稱的量測功能。要量測憂鬱症,使用經過驗證的量表,會比使用沒經過驗證的量表更理想。但說這句話的人,多半並不清楚驗證的定義究竟是什麼。他們要是知道,就會向你說明驗證過程,而不是僅僅宣稱已有驗證。有些人所謂的「驗證過」,往往只是使用過的意思,甚至使用的方式都不見得一致。我們應該追問:「經過驗證的證明在哪裡?」
「這份名單能證明我們的說法。」
兜售有問題的產品的人或企業,喜歡抬出知名組織、專家,或是科學刊物為自己背書,但仔細探究往往就會發現,響亮的名單本身就值得懷疑。研發血液檢驗設備的可疑新創公司 Theranos 謊稱,大型製藥公司已經「仔細驗證」(呃……)他們的技術,甚至沒有經過那幾家公司同意,就擅自將那些公司的商標印在自家報告上。另外還有一群設計精美的網站列出幾十項研究,宣稱能證明伊維菌素(Ivermectin)這種藥物確實能治療新冠肺炎,但網站列舉的研究多半設計不佳、執行不良,或是有其他可疑之處。看到一長串的名單,在深信不疑之前,應該想想名單上的人、公司,或是研究,是否真能為對方的言論背書。
「嚴謹、堅實、透明……」
這些字眼都是沒有拿出具體證據,就自稱有品質。類似的字眼還可以寫出一大串。當聽見有人說「嚴謹的流程」,就該請對方仔細說明整個流程,而且除非有明確證據,否則應該先假設過程不嚴謹。聽見別人說「我們很透明」,就該想想他們為何不以實際行動展現透明,而是吹噓自己透明。
「(沉默以對)……」
有時候問了問題,得到的答覆是鬼扯,或是搪塞,但被置之不理的次數,才是多到驚人。若是問了問題卻得不到答案,或是感到對方太過閃避,就應該鼓起勇氣離去。有些投資人眼看 Theranos 不願回答他們眾多詳細的問題,就乾脆決定不投資。也有一些投資人向馬多夫提問,覺得他對於自己的經營狀況閃爍其辭,因此決定不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