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企業進化》作者認為,我們正處在一個朝向更美好未來發展的轉捩點。無論你是雇主、員工、消費者、學生、企業領導人,抑或兼具上述多重身分,我都希望這本書能夠說服你一起加入聲援B型企業運動的行列,幫助這場運動跨過轉捩點,邁向全球化。
1995年,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出版內容涵蓋十八、十九、二十世紀系列作的最後一本書。他的著作被譽為對當代世界的開創性研究,霍布斯邦更被譽為「在世最偉大的歷史學家」。《極端的年代: 1914—1991(Age of Extremes:The Short Twentieth Century, 1914-1991)是一部非常悲觀的作品。霍布斯邦在書中駁斥一種流行的觀點,即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會使開發中國家受益,並改善處境,因為這會促使它們工業化,而且增加國際貿易量;相反地,他預測我們當前面臨的諸多危機,從經濟極端不平等到自然環境遭受破壞,從不平等的工作條件到種族仇恨、民族主義抬頭,以及「消費利己主義」等。蘇聯解體時,他也堅持資本主義表面上的勝利不過是海市蜃樓,他認為這個體系是無法持續下去的。資本主義將受到經濟蕭條和繁榮更迭的週期性影響,最終徹底走向失敗。
在這本書的最後,霍布斯邦回顧過去二十餘年(1973至1999年)發生的事件,他認為這個世界已經看到「多數事物」(most things)的崩潰。展望未來,他描述這樣一個世界:科學不斷取得勝利;政客愈來愈自滿,愈來愈逃避現實;跨國企業日益壯大,而且更加貪婪。在這本書的最後幾頁,霍布斯邦關注他所預測的人道主義危機。他認為南半球人口的快速成長及政治與環境災難,將導致財富分配不公、廣泛貧窮和大規模移民。今天看來,他極具先見之明。僅如此,他還診斷出癥結所在,即資本主義只關注利潤最大化。
圖片來源:FREEPIK
這本書也描繪我們當下的時代,檢視我們可以在未來實現的事。我們生存的世界很危險,而且充滿變數;但這個時代(以及這本書)依然帶給我們希望。霍布斯邦對資本主義的偏見得到千禧世代及下個世代的回應。2006年,三個美國商人覺得受夠了,於是開啟一場革命。B型實驗室正在改變傳統商業和資本主義的流程和標準。二十世紀後期,股東利益優先和對利潤的追逐興起,這些實務讓我們走到今天的轉捩點;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則加劇這番轉折。B型實驗室正在努力改變這樣的體系,希望我們的全球經濟可以朝向不同而且更好的方向發展。B型企業革命要求企業為自己做出會影響消費者、員工、當地社區和地球的決策負責。唯有當我們充分認知到企業、社會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社會才能真正繁榮發展。
B型企業運動幾經起落,但也逐步取得進展。將我們的世界聯繫在一起的相互依存關係,也就是人、利潤和地球之間最基本的聯繫,是我們必須專注並嘗試尋求改善的事情。然而,最重要的是這場運動中基層的實踐。B型實驗室的創辦人無從得知事態會以怎樣的方式展開,他們低估世界對改變的需求。回顧過去十年,我們看到許多相互依存的網絡造就B型企業運動,這些運動只需要最小的投入(只有來自B型實驗室的大力支持),就能夠自然成長。B型企業和共益公司之間的聯繫與合作,促使愈來愈多人參與這項運動。所有產業都在改變自身的運作方式,以適應永續發展的要求;一如投資界也快速朝著影響力投資的方向改變,B型企業運動為社區和環境帶來顯而易見的影響。
我相信,我們正處在一個朝向更美好未來發展的轉捩點。無論你是雇主、員工、消費者、學生、企業領導人,抑或兼具上述多重身分,我都希望這本書能夠說服你一起加入聲援B型企業運動的行列,幫助這場運動跨過轉捩點,邁向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