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理想的企業應該重視什麼?是優先考量股東利益,還是客戶利益、員工利益,甚至國家利益?
文/蘇鵬元,天下文化副總監
理想的企業應該重視什麼?是優先考量股東利益,還是客戶利益、員工利益,甚至國家利益?
大力提倡自由市場經濟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傅利曼認為,當然是優先考量股東利益,因為一個企業如果只強調社會責任,可能會因此濫用股東資源。但我們看到,當企業不在乎社會責任,忽略客戶、員工、社區、環境的利益,結果導致貧富差距拉大、氣候變遷、環境惡化、勞工權益受損等種種問題。
B型實驗室的創辦人傑.吉伯特、巴特.胡拉漢、安德魯.卡索伊看法不同,他們質疑,為什麼企業不能在追求利潤時保障員工權益,而且讓員工變得更富裕?為什麼企業不能專注於幫助當地社區?為什麼企業不能將環境責任視為經營的核心原則?
因此他們發起B型企業運動,致力於重新定義企業,使企業不只「成為世界最好,還對世界最有益」的組織。他們強調企業、社區、消費者、員工,甚至地球本身的所有要素都是緊密相依,因此鼓勵建立一種關心人(people)、地球(planet)和利潤(profit)的企業,要求企業的業績表現不該只看盈餘,還要看對社會和環境的貢獻。他們認為,真正成功的企業,不是只讓股東受益的企業,而是讓所有利害關係人都受益的企業。
劍橋大學賈吉商學院教授孟睿思的《企業進化》這本書,就是在說明這項運動多年來的發展歷程,他在書中詳細說明B型企業的理念、在國際間的拓展,以及遭遇到的難題,並解釋為什麼B型企業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
目前,全球已經有8,000多家B型企業,包括達能集團、聯合利華、巴塔哥尼亞等跨國企業集團都參與其中。台灣企業也不落人後,2016年,B型企業協會(B Lab Taiwan)成立,協助台灣企業獲得B型企業認證,如今已經有成真咖啡、四季藝術兒童教育機構、Impact Hub Taipei、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中譽科技、光隆實業、綠藤、王道銀行、鮮乳坊等公司和組織通過認證。
如果你關心企業社會責任、永續、ESG等議題,都邀請你來閱讀《企業進化》了解這個影響全球企業最重要的一場運動,關注這項運動如何形塑資本主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