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它讓我們看見,一家醫院的核心價值,從來不是設備多先進、規模多宏大,而是有多少人願意以病人的痛為痛、以家屬的不安為己任,將生命的重量扛在肩上。
對多數人而言,醫院是治療身體的場所,是緊急時刻的庇護所。但對臺北慈濟醫院所有醫護與行政人員來說,醫院是一種信仰的實踐,是以愛為起點、以人為核心的生命承諾。
《用愛跑出第一棒》記錄了北慈從無到有的歷程:奔走覓地、隔震設計、社區互信、災難應對,一群人將醫療人文深植於磚瓦之間,也將慈濟的精神扎根在都市的心臟。在書中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裡,我們可以看見一群醫護人員與行政、志工團隊,如何以專業的身影與堅定的腳步,接住每一位需要被幫助的病人,讓醫療現場多了人味與尊嚴。
從開院籌備期起,來自不同背景的醫師、護理師、營養師、放射師與行政同仁,放下原來安穩的職涯,選擇投入尚未成形的北慈。有人在醫院仍是工地時便已報到,有人遠赴花蓮長期受訓,有人戴著安全帽進入工地監看管線鋪設,只為確保日後醫療服務運作無礙。在啟業前漫長又充滿不確定性的等待中,他們只是默默堅守著。
而當醫院終於啟業,更大的挑戰才開始。面對重症、意外、病苦,以及家屬的擔憂與焦慮,每一位身穿白袍的人,不只治療身體的疾病,也照顧病人的心。新生兒科醫師為了保溫箱裡脆弱的小生命,24小時隨時待命;風濕免疫科醫師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抽絲剝繭為病人找尋救治機會……但在忙碌的醫療現場中,他們從未忘記體貼家屬、陪伴病人。
尤其是面對八仙塵爆與COVID-19疫情這兩場艱巨挑戰時,北慈醫療團隊臨危受命、不眠不休地搶救病患,也成功守護了大量的生命。八仙塵暴那個夜晚,小夜班與大夜班交接時間到了,卻沒有一個小夜班同仁離開,他們放不下急診室裡哀號著的傷患。2021年,COVID-19疫情最嚴峻的一年,北慈收治的確診個案數全臺最高,卻創下院內零感染的紀錄。在北慈,每個人從來都是選擇留在第一線,只因為有人需要他們。
《用愛跑出第一棒》所刻劃的故事並不華麗,卻真實動人。它讓我們看見,一家醫院的核心價值,從來不是設備多先進、規模多宏大,而是有多少人願意以病人的痛為痛、以家屬的不安為己任,將生命的重量扛在肩上。這部醫療群像誌,是為了寫給所有仍相信醫療可以有溫度的人,也寫給那些堅持崗位、不輕易下班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