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心血管疾病暨藥物試驗專家江晨恩醫師,以在台北榮總服務將近40年且執行超過110個跨國大型臨床試驗的實務經驗和豐富學識,在首部心臟保健全書《江晨恩醫師心血管診療室》中,全面剖析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將醫學證據與治療指引傳遞給大家。
文/許景理,天下文化編輯部副主編
時常在新聞媒體上看到名人因心臟疾病猝死的消息,是否讓您既驚訝又憂心呢?心血管疾病暨藥物試驗專家江晨恩醫師,在台北榮總服務將近40年且執行超過110個跨國大型臨床試驗以實務經驗和豐富學識,在首部心臟保健全書《江晨恩醫師心血管診療室》中,全面剖析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將醫學證據與治療指引傳遞給關心健康資訊的讀者。
江晨恩醫師在書中分析急性心肌梗塞5大症狀並破解心血管疾病14大迷思,解析69項心血管保健知識,並附上58張護心重點圖表,詳實解答心血管常見疑問。
例如:該做心導管手術嗎?心臟衰竭是絕症嗎?心臟不好可以運動嗎?心悸就是心律不整嗎?心肌梗塞有哪些前兆?糖尿病一定有症狀嗎?糖尿病會引發哪些後遺症?中老年人才會得心臟病嗎?吃維他命可以保護心血管嗎?為何牙齒問題會影響心臟健康?肥胖的人才會有心血管疾病嗎?長期吃素就不會罹患心血管疾病嗎?預防心臟疾病應該定期做什麼檢查?心血管疾病只有天冷時才會發作嗎?吃紅麴、Q10、魚油等保健食品可以預防心臟病嗎?
江醫師強調,保護心血管就像投資理財,愈早愈好,只要開始就不嫌晚,切實做到「護心八要點」,就是維護心血管健康的最佳方法,心血管健康不靠別人,掌握在自己手裡!
書裡統整「護心八要點」,幫助讀者擺脫心血管疾病威脅:
1 控制血壓:將收縮壓維持在120mmHg以下。
2 控制血脂: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至70mg/dL以下,愈低愈好。
3 控制血糖:糖化血色素每降低1%,即可有效降低糖尿病併發症。
4 吃得對:推薦得舒飲食,食用蔬果類、全穀類、豆類及堅果類、魚類及禽類、低脂乳製品和植物油,限制鹽分及酒精攝取。
5 睡得好:每天至少睡足6小時,睡眠時間以7~8小時最佳。
6 多運動:每週至少累積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有動總比沒動好。
7 別太胖:肥胖是萬病之源,飲食控制加上運動,BMI 維持18.5~22.9kg/m2。
8 不吸菸:愈早戒菸效果愈好,40歲前戒菸可以避免90%吸菸相關疾病。
本書最大特點是一切建議皆奠基於臨床試驗結果,期待能在充斥不正確資訊的網路時代,對您的健康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