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蔡英文在《醫見人生》推薦序中提及,「張德明院長在我總統任內,擔任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我與他的接觸來往,大多是因為公務,印象中,他有一張嚴肅認真的臉,讓人感到信任和專業,也將榮總這座大醫院治理得井井有條。」
文 / 蔡英文
張德明院長在我總統任內,擔任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我與他的接觸來往,大多是因為公務,印象中,他有一張嚴肅認真的臉,讓人感到信任和專業,也將榮總這座大醫院治理得井井有條。
他退休之後專注於寫作與繪畫,至今已完成三本著作。這本《醫見人生》,是他重新拾筆創作的觀察與記錄,雖是小品,卻篇篇雋永。透過這本書,我看見了張院長在職場之外的細膩與溫柔,樂將《醫見人生》推薦給各位朋友,和大家分享這份兼具仁心與雅趣的杏林春暖。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