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知名企業教練陳茂雄在《領導自己的人生》推薦文中提到他與盛治仁博士結識於2019年的一封電子郵件,他突然寫信向我致歉,因為在他的著作中提及「領導人的三頂帽子」這個概念時,未能正確註明出處。坦白說,我當時並未注意這件事,也不覺得有那麼重要,但他的誠摯舉動深深打動了我...
文 / 陳茂雄,旭立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領導人教練
我在 IBM 工作時,公司讓我上了很多的課程,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課是在 1994 年所上的,由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所著的《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這本書衍生出來的「與成功有約研討會」。我已經不記得那位美國講師的名字,但我一直記得每次提到那次的上課經驗時,我總是說那堂課讓我最信服也最有動機想要實踐所學的原因是,我深深地感受到,那位講師真心的相信他講的每一句話,也真正地活出他講的內容。
一口氣看完盛治仁博士的新作《領導自己的人生》時,我也有類似的感觸──他真心的相信他所寫的每個字,也真正地活出他所寫的內容。
我在 1990 年代從政論節目中初次認識盛治仁博士,當時就覺得他是政治評論員中的清流:有政治專業之素養、客觀公正、論理清晰且易懂、理直氣和,還有最重要的是潔身自愛,堅持只講他真心相信的話,不是那種譁眾取寵的「名嘴」。後來他從政,陸續擔任台北市政府研考會主任委員、行政院文建會主任委員,我都深覺國家得此專業又正直的人才真是人民之福。
不料 2011 年盛治仁博士在政客的不實攻擊下,因「夢想家」事件而忍辱負重辭去公職,當時我就深信這樣的人絕對不可能做出違背自己良心之事,後來果然很快地經檢調單位還他清白。之後得知他被延攬擔任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我也為他慶幸得以開展新的人生。
真正與盛治仁博士的親身接觸是,2019 年 10 月的一封突如其來的電子郵件,主題為「盛治仁致歉」,文中提到他在其著作中提及「領導人的三頂帽子」這個概念(出自拙作《薩提爾教練模式》)時,沒有正確地註明出處,因而向我致歉。當時我有點意外,因為我沒注意到這件事,也不認為這件事有那麼重要,但更深的感觸是「此人真君子也!」後來我出版第二本書《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時,就請盛治仁博士為我作序,他也慨然應允,自此結緣。
上面談的是我過去所認識的盛治仁博士這個人。接下來談我從讀「他的書」所讀到的「他這個人」。首先我讀到的盛治仁博士是個好學不倦,又能經由反思,將所學內化為可實踐之方法的人。這本書的每篇短文都以一本書、一個演講、或一個人物的故事開頭,說明他心所嚮往的人生哲理,然後反省自己做到什麼程度,最後提出具體的改善之道。
其次我還讀到的是,盛治仁博士深信並致力於成為:
一個在挫折時能夠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的人,
一個相信每個人都應該也可以活出內心價值的人,
一個認為人性關懷、誠信等品格重於一切的人,
一個以務實、自律、堅持的行動力去追求夢想的人,
一個既能虛懷若谷,又充滿自信的人,
一個理性與感性平衡的人,
一個有利他胸懷,能夠從幫助他人得到真實的快樂的人,
一個家事、國事、天下事都事事關心的人。
如果你對成為上述這樣的人心嚮往之,你會在本書中得到「為什麼要成為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展現出什麼樣貌」以及「如何才能成為這樣的人」的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