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直覺鍛鍊
現代文明的批判(紀念版)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皮徹鎮的礦業繁榮最終將小鎮毒害成鬼城,河內老鼠大屠殺也因錯誤誘因讓問題惡化。《達爾文陷阱》寫下這些故事正揭示了人類短視行為帶來的代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價值與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關閉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博士,現任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曾任法務部法律事務司長、行政院法規會兼訴願會主委、副秘書長、台南市政府秘書長、行政院秘書長、政務委員兼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在國發會主委任內,全力扶植新創,推動地方創生,鼓勵人口回流,被譽為台灣「地方創生教母」。
從在地到國際的女力崛起:趙小蘭與陳美伶
在地的幸福生活: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PART II
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
陳美伶在第二本新書《在地的幸福生活》中提到,2022年初,聽說賴金田出席一項和政治人物的座談會,聊到自己在長濱山上種樹30餘年,並且經營戶外營地,想瞭解更多有關地方創生的政策。幾位曾參加過營隊的夥伴和我有共同的朋友,於是促成我的第一次造訪。...
台南有37個行政區,有歷史老街區、有海邊、有山區,自然生態豐富,人文地景更是各 有特色,也都在自己的創生項目上努力著。未來如何集結眾力,形成一個台南共好圈,再造台南光榮,是大家共同的課題與目標。
在《在地的幸福生活》陳美伶回憶來到蔡英地養殖場旁的「辦公空間」,聽他認真的簡報,娓娓道來返鄉故事,令人十分驚訝!一位知名科技公司的財務長,生涯如日中天,卻在40歲的中壯年,脫下光鮮亮麗的西裝,換上畜牧場主人的工作服(他的橘色長褲非常耀眼且深具魅力),返鄉繼承爸爸一輩子的養鵝工作與心血。
陳美伶在《在地的幸福生活》回憶這3年多來,我回花蓮的次數多了,一方面是地方創生的推動,故鄉在招手,我結識了許多在地的好夥伴;一方面是結識了一群花蓮在地的熱血公務員,看到他們的努力,很是感動。我開玩笑說,你們只要發通告,我使命必達。當然還有想要找回兒時記憶的想望,所以和小學同學的聚會,也是我到訪花蓮的誘因。
陳美伶新書《在地的幸福生活: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PART II》寫到,台北市何其有幸,擁有世界級文化藝術團體駐點在最需要活絡的文山區,這是非常值得開發的地方創生項目,不但可做為培育藝術人才的基地,更能藉著優人神鼓強大的文化影響力,讓全世界看到台灣、看到台北。在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平台上,台北市並沒有缺席。
陳美伶分享,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成立的宗旨,在於集結民間的最大力量,一起推動台灣均衡發展的任務,因為「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遠」。我們希望不只給魚,還要給釣竿。基金會打造一個大平台,讓地方創生團隊在需要時找得到資源,幫助地方創生團隊朝向永續邁進。這些故事都收錄在《在地的幸福生活: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PART II》。
馬祖四鄉五島,天然地形不如金門、澎湖。在經濟條件上,也沒有金門酒廠那樣的規模與靈活的經營體制。但馬祖的優勢在於多樣性,北竿有地中海風情的芹壁村、大坵還可以看到梅花鹿,各有特色,美不勝收。更特別的是,還有一群返鄉的熱血「馬青」為家鄉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以『適當』利潤維持企業之生存與發展」,這個思維巔覆了我們對企業追求股東利潤極大化的刻版印象,也打破唯利是圖是商人本質的看法。
從土地裡提煉出軟的故事文化,從科技中導入硬的技術設備,軟硬兼具的「粨發粨粽」,在故鄉站穩腳跟
四個品牌同步前行:甘樂文創、帶路趣、禾乃川豆製所、小草書屋,建立支持系統,用教育耕耘地方
9/14郝旭烈年度實體講座|思維進化 × 決策升級 最後晚鳥機會別錯過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