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在《在地的幸福生活》陳美伶回憶來到蔡英地養殖場旁的「辦公空間」,聽他認真的簡報,娓娓道來返鄉故事,令人十分驚訝!一位知名科技公司的財務長,生涯如日中天,卻在40歲的中壯年,脫下光鮮亮麗的西裝,換上畜牧場主人的工作服(他的橘色長褲非常耀眼且深具魅力),返鄉繼承爸爸一輩子的養鵝工作與心血。
雲林四湖鄉在口湖鄉之北、台西鄉之南,我拜訪口湖與台西的次數不少,但好像從未進入四湖,真是緣分未到。四湖鄉的人口數還有兩萬多人,雖然是負成長,但還不到「極限村落」的地步,唯地處海邊,四處空曠且人煙稀少,還是給人蕭條的感覺。
來到蔡英地養殖場旁的「辦公空間」(其實比較像簡易工寮),聽他認真的簡報,娓娓道來返鄉故事,令人十分驚訝!一位知名科技公司的財務長,生涯如日中天,卻在40歲的中壯年,脫下光鮮亮麗的西裝,換上畜牧場主人的工作服(他的橘色長褲非常耀眼且深具魅力),返鄉繼承爸爸一輩子的養鵝工作與心血。他說他「看著父親養鵝長大,也可以說是鵝養大了他們」,但對於「養鵝」這件事,他還真是個門外漢。返鄉的決定,難道沒有天人交戰?
圖片來源:《在地的幸福生活: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PART II》
在蔡英地兄弟身上,我看到了「天下無難事,就怕有心人」的實踐。理念與信仰對了,再尋求正確的方法,往往就有機會可以事半功倍。在他公司的網頁上,有序的寫著:
產業的挑戰:禽流感
發展「非開放式禽舍養殖肉鵝」技術需克服之問題:解決肉鵝軟腳及啄羽問題。
建立「生物安全機制」:有效降低禽流感感染機率。
經過三年,向天歌完成了技術的開發,建立SOP,英智畜牧場的密閉式養殖不但克服禽流感的威脅,肉鵝品質也不亞於傳統養殖法。接下來,當然要拓展市場。他找到三位上班族媽媽,來協助分析過去鵝肉市場的局限,打破成規,成立鵝舖子食品公司,研發可即時上桌的簡單料理,例如翡麗鵝胸肉、去骨鹽水或醉鵝腿、拌著清香鵝油的鵝肉飯,很受消費者青睞,讓鵝肉更為普及。鵝舖子打著家裡就是店鋪的策略,讓銷售方式更為便利親民,成功征服許多人的胃,並獲得許多食品獎項的肯定,不愧是來自大企業的背景。
圖片來源:《在地的幸福生活: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PART II》
養殖及鵝肉的販售站穩了腳步,英地的格局視野又提高了。他發現四湖鄉因人口老化,許多耕地早已休耕,四湖又是靠海的城鎮,土壤許久未灌溉的結果,就是鹽化加速。向天歌英智畜牧場西邊約500公尺處有一大片土地,已被農業部列為不利耕作區(如果沒有恢復使用,或許又將成為太陽光電的案場)。因此,蔡英地想打造一個「循環農業」的共好生態系,他在鵝場外面設置沉澱池,引廢水灌溉周圍農地,養鵝的有機肥料的元素洗掉鹽分,廢土反而變成了沃土,用來種植飼養鵝隻所需的玉米與牧草,達到復育農地的效果,成功打造了農民、農村、農業三贏的局面。這樣的模式不僅有機會活絡四湖,也應該可以複製到其他的禽場,讓大家可以一起「向天而歌」。
英地不藏私,他很願意與所有養殖戶分享自己研發的技術,他啟動「非開放式禽舍養殖技術合作方案」和大家結緣,為台灣下一代養殖產業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