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經典

理性之夢
優惠價
85
$357
優惠價
75
$315

理性之夢

科學與哲學的思辨

The Dreams of Reason
書籍介紹

科學哲學最經典之作

既有豐富的科學與哲學內涵,又表現出濃厚的自傳和軼聞色彩……
── 《紐約時報書評》

著名物理學家裴傑斯,再次展現化繁為簡的獨特功力,把一頁頁複雜難懂的科學文獻,變成一篇篇簡潔雋永的散文。
── 《美國出版人週刊》

若科學與哲學是互相遙望的兩岸,《理性之夢》恰好能化身為橋,連結兩大知識體系。裴傑斯是英年早逝的傑出科學家,在四十九歲那年夏天遭遇山難,留下的這本《理性之夢》,字裡行間充滿科學的思維、哲學的辯證,是理性精神最好的明證。

想探討知識的本質?聊聊心智與肉體如何連結?想知道「科學」到底是什麼?你都可以在本書找到答案。在裴傑斯的帶領下,我們剖析笛卡兒的心與物,躍過牛頓的肩膀,穿越愛因斯坦的時空,棋戰涂林的人工智慧,與達賴喇嘛一同沉思……

在探索浩瀚的知識世界上,《理性之夢》將為你打造深入淺出的思路旅程!

序 分享優秀心靈的夢境 黃榮村

導讀 科學搖籃孕育哲學新夢 苑舉正

前言 新世界觀

第1章 美麗的碧蘇爾、塞尚的蘋果

第一部
複雜科學

第2章 科學的新綜合體
第3章 秩序、複雜性與混沌
第4章 生命可以如此非線性
第5章 模擬真實世界
第6章 連結論與神經網路
第7章 錢賺得愈來愈快

第二部
哲學與反哲學

第8章 造物主的造物密碼
第9章 等待救世主
第10章 錯以腦為心的人
第11章 軀體從不說謊
第12章 向無限挑戰
第13章 創造的工具

第三部
結論

第14章 理性之夢

分享優秀心靈的夢境

黃榮村

在荒野仰望星空,心中一幕一幕湧來的是自然與人文的互動。假如一個人曾有過這種充滿智慧與愉悅的經驗,我想推薦他來看看這本《理性之夢》,說不定能重拾過去的蛛絲馬跡,同時分享一個優秀心靈的夢境。沒有過這種經驗的人,就拿這本書當作嶄新經驗的開始吧!

我無法預測心靈交會的結果是什麼,因為這本書很複雜,相信看這本書的人也不簡單,但只要堅信理性而且實行它,則在未來應該會發展出一種可以安身立命的穩定狀態,那裡實實在在閃耀著生命的光彩。這就是本書想要遊說讀者的重點之一。

介於科學與哲學之間

《理性之夢》是一本在樂觀情緒驅使下,對尖端科學的奧秘與展望有著無限憧憬,用一種非常白話方式寫出來的書。這類書往往表現出具有強烈智慧品味(而非單純的知識),一推出新書市場立即風靡暢銷。這些書的作者泰半是研究做得相當不錯,並且關心其他人類事務的大學教授(所以他們才能在市場上擁有一定的聲望,間接促成新書的暢銷),如本書作者裴傑斯(Heinz R. Pagels)就是一位英年早逝的洛克斐勒大學物理學副教授。

這種介於科學與哲學之間的智慧書籍,在歐美知識份子界相當受歡迎,在日本則透過翻譯亦有很好的市場。類似的書,如印第安納大學電腦學教授霍夫史達特(D. R. Hofstadter)的《哥德爾、艾雪與巴哈──一條永恆的金帶》(Go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以及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葛登能(H. Gardner)的《心靈的新科學》(The Mind’s New Science),與本書同樣是市場的暢銷書,而且在寫作風格與內容上頗多相似之處。

《理性之夢》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部分討論複雜科學(Science of complexity)的大要、非線性系統的特色,與電腦(尤其是超級電腦)無遠弗屆的影響,作者旁徵博引而且花了相當的精神在各層次上予以詳細說明,一般非科學背景的讀者,應該不會有困難了解這些科學的主要精神。第二部分則提高層次,談論科學與哲學之間的關聯與日後的會合,作者不只對科學的哲學(包括數理哲學)有一套看法。且以自己過去的求學經驗穿插其中,相當引人入勝。在這部分廣涉跨學科的認知科學、現代語言學、視覺計算理論、心物問題、演化論、分子生物學、集合論、邏輯、數學、歸納與演繹方法,包括物質與認知兩類儀器的有趣談論,這些尖端學科中興味盎然的內容,在作者娓娓道來的氣氛中,讓讀者毫不費力沉浸在知性與溫暖的感覺中,令人覺得科學其實也是日常生活與思考中的一部分。


科學搖籃孕育哲學新夢

苑舉正(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對於哲學家而言,《理性之夢》的「夢」是一個「夢魘」。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答案就在這本書原文的副標題:「電腦與複雜科學的興起」。電腦是我們生活周遭再熟悉不過的應用工具,而複雜科學卻是一個感覺頗為新鮮的名詞。為什麼這兩個既熟悉又新鮮的名詞放在一起,會成為哲學的夢靨呢?答案就在於電腦的計算能力讓科學的發展變得非常複雜;有的時候這個複雜性讓傳統哲學問題顯得無足輕重。

例如說,宗教哲學討論的「上帝是否存在?」,在本書作者一貫之科學立場下,變成探究宇宙本質的問題,卻與道德判斷沒有任何關係。「人是否有自由意志?」,這個長年困擾哲學家的問題,也因為人的認知與決策能力已經透過電腦模擬,進行高速計算的結果,可以將意志化約為因果相循的決定論。至於哲學中那琅琅上口的「靈魂不滅」,原先一直是道德的基礎,在本書中則隻字未提。

身為科學家的作者,以非常堅定的口吻,宣稱自己是素樸實在論者,甚至是科學基本教義派。這種表白的方式,對於所有哲學家而言,無異於是一個來自科學家的宣戰。作者不但要以科學家的立場,質疑哲學的傳統,還要針對科學哲學的發展,提出正本清源的策略。

面對急遽變遷的世界局勢及環境變化,創新的科學研究是解決當前眾多棘手問題的重要基礎。天下文化多年來持續以淺顯活潑的文字,將深奧嚴肅的科學知識介紹給廣大的讀者,深受各界歡迎。如今精選各領域的科普著作為經典套書,不但可使讀者一窺歷久彌堅的大師風範,領略科學與人文和諧之美,更能啟發理性的思辨能力,為人類的永續發展持續追尋與努力。

── 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


既有豐富的科學與哲學內涵,又表現出濃厚的自傳和軼聞色彩……。

── 《紐約時報書評》


著名物理學家裴傑斯,再次展現他那化繁為簡的獨特功力,他把一頁頁複雜難懂的科學文獻,都變成一篇篇簡潔雋永的散文了。

── 《出版人週刊》


裴傑斯對各種議題都有強烈見解,《理性之夢》中有許多有趣的洞見,值得科學家、電腦學家及未來學家好好思考。

──《圖書館雜誌》

裴傑斯 作者

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兼科學作家。曾任洛克斐勒大學副教授、紐約科學院的執行董事兼執行長。除了科學家的身分,裴傑斯也積極參與公共事務,關心人權議題;也曾任紐約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的評議委員,企圖使科學與人文不再有隔閡。

裴傑斯有種天賦,能用簡單語言解釋艱澀概念。著作包括《宇宙密碼》(The Cosmic Code)、《完美對稱》(Perfect Symmetry),皆獲科學界一致讚賞。《理性之夢》則將科學討論帶往更高層次,除了預言複雜科學對人類的影響,也討論了分道揚鑣的科學與哲學,如何才能重新融合。

裴傑斯於1998年夏天,在前往阿斯本物理中心的路上遭遇山難,英年早逝,但其留世的《理性之夢》,仍繼續影響我們的思想,成為不朽之作。


牟中原 譯者

出生於台灣基隆,台灣大學化學系畢業,美國華盛頓大學化學博士。

曾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現任台灣大學教授、天下文化「科學人文」書系策劃者之一。曾獲世界科學院「化學獎」。

研究領域包括、奈米材料、界面化學、催化等。

著有學術研究論文約四百篇、專著《原住民教育》《物理化學實驗》;

譯作有《理性之夢》、《氫彈之父︰沙卡洛夫回憶錄1921~1967》、

《人權鬥士︰沙卡洛夫回憶錄1968~1989》、《週期表》。


梁仲賢 譯者

出生於新竹,成功大學化學系畢業、清華大學化學碩士、台灣大學化學博士。

曾任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研究員。


2016/02/05

BCSA03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3209324

368

639

最近瀏覽過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