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在台南吃慣了黑碗粿,對白碗粿有些偏見,來到嘉義才嚐到真正好吃、彈牙的白碗粿。
嘉義賣碗粿、米糕,經常配備雞標辣椒、蒜汁和粿過。
台灣的碗粿大抵分黑、白兩道,黑碗粿就是加入肉燥、蝦仁、精肉等,更講究者還有蛋黃,呈暗褐色;白碗粿則純以陳年在來米挨[e]成米漿來炊粿,色白而口感純靠米粒的優劣決勝負。
我在台南吃慣了黑碗粿,對白碗粿有些偏見,來到嘉義才嚐到真正好吃、彈牙的白碗粿。
嘉義人做碗粿也有黑白兩種,黑者為黑糖碗粿,而賣白碗粿者通常也備有筒仔米糕。碗粿裡又羼有油蔥、肥、精(瘦肉),食前先跟老闆講清楚要肥或精或「半精白」([puànn-tsiann-pėh],半瘦半肥的意思);嗜辣者,可舀點蒜汁或像在地人一樣淋上些許「雞標」辣椒醬。
切開碗粿的用具很傳統,竹製的「粿過」還在用,食米糕也用古早的竹籤。我愛去的那家無看板「碗粿南」還在店頭擺出一座木造的「籠床」[lâng-sñg ],真是古意盎然。
「碗粿南」的攤頭有座木造籠床,古意盎然。
筒仔米糕則使用尖秫([tsūt],糯米)舊米來製作,底層鋪以自家做的肉燥,從筒子裡倒出來時,先在盤子上倒一層醬油,說來極為陽春,不若台南香菇、黃瓜加魚鬆,極其豐沛的一大碗,也不像台中清水那般講究醬料,但要在素樸中凸顯米香,這也就得看功夫了。
糯米食物少不了要配湯品以利消化,最常見的是健胃整脾的四神湯(應作「四臣湯」,為漢藥方),嘉義人則將旗魚炸成酥來煮湯,倒也算是一種地方飲食特色了。
台灣有句俗諺:「阿婆炊碗粿,倒塌([thap],凹)」,引伸為倒貼的意思。其實原意是說碗粿炊得好,中間會塌陷下去,用料實在才能如此,挖到底部會因米黏而留殘渣,若是完全不沾碗,那使用的食材就有點可疑了。
嘉義好吃的碗粿、米糕店當然很多,我要介紹的是無看板的「碗粿南」,其實這是家超過一甲子的老店了,立不立招牌自然也無所謂了。
無看板美食——嘉義碗粿南
【店家資訊】
◆碗粿南
嘉義市東區民權路二三八號
數位編輯整理:陳怡琳,邱千瑜
Photo:魚夫提供